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

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

ID:38813594

大小:22.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_第1页
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_第2页
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_第3页
资源描述:

《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萨特的“自由”与庄子的“逍遥”黄大荣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萨特这个论点的前提是有疑问的:人类本性在人诞生的过程中,已经被上帝设定,借用曹雪芹的说法,就是“善恶两赋”!关于人的本质,萨特其实说的是,人的被说明性,即人的某种社会定型和社会评价与自我论定。萨特认为,人的本质,是人一次次出场、露面、行动,依照自由意志一次次选择的结果。他强调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把自己“推向未来”,显然具有某种的积极意义。他强调自由选择是人的本性,人的存在是“作为自由显现给我们的。”这样

2、,自由就具有了绝对的性质。显然,萨特是把人作为抽象的、哲学的人来研究的。他无法忽略人的社会属性(人,从自然界产生并分离出来就是作为群体存在的),也无法忽略人的生物性(人绝对是造物主的作品),甚至就人的文化性而言,萨特也不得不给与足够的关注——“人不过是一种境遇……人完全为其阶级、收入、劳动性质所制约,甚至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受这些条件的制约”——他不得不回到形而下层面,面对世俗生存:因为,人在“自由选择”以实现或确立自己的本质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他同时在被文化选择、被社会选择、甚至被上帝赋予的本能选择。存在主义,提倡和

3、强调自由选择的意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从哲学上说,又有唯意志论之嫌。庄子的思想却不是从形而上思索即哲学思索得到的。他从人的现实的种种困境出发,提出“逍遥游”的自由人生理想;这种理想人生,只能靠消极避世来“实现”。庄子认为“道”一点不神秘,道,无处不在;道,就是自然。“万物齐一”,皆為“自然”,唯人是例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這裏,天即自然,人即人為。人是自然的破壞者。莊子提出的實現自由之路,經由“心斋”、“坐忘”,達到虛空心境,靜觀大道;要达到大快樂大自在、不生不死

4、的最高境界,需要不斷自我修煉,“外天下”、“外物”、“外生”(忘世、忘物、忘我),“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庄子•大宗师》)。显然,这种通往至人、真人、神人式的“逍遥”,实现个人自救的途径,乃是用幻想的形式塑造的一种纯粹理想主义的人格模型。非常有意思的是,莊子把自由視為至高的人生境界,薩特把自由視為至高的哲學境界;莊子從現實出發,走向東方玄學,薩特從西方哲學出發,回归現實;莊子的自由之路,帶有個人獨善其身的出世(避世)意味,即没有神的宗教意味(难怪老莊、儒

5、家、佛家可以在中国合流,原来在這個點上可以切合、渗透、融合!),薩特的自由之路則是積極入世的自我選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由是可見一斑。而無論莊子思想還是薩特哲學,一旦与現實人生遭遇(甚至是与自然遭遇),都顯現出空想的性質,從這一點上説,思想聖哲的人道主义都是理想主义的,因而是悲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