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毒物》PPT课件

《工业毒物》PPT课件

ID:38816269

大小:290.3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19

《工业毒物》PPT课件_第1页
《工业毒物》PPT课件_第2页
《工业毒物》PPT课件_第3页
《工业毒物》PPT课件_第4页
《工业毒物》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毒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毒物一、毒物和毒性二、危害性、危险性和安全性三、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四、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五、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六、影响毒物对机体毒物作用的因素(一)毒物与外源性化学物1、毒物或环境毒物毒物(toxicant):对机体可能引起损害作用或出现异常反应的化学物质。固体:铅、镉液体:苯及其同系物、汽油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蒸气:农药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环境毒物。2、外源性化学物“物质本身是无毒的,只有在一定剂量下才能使一种物质变成毒物”;“毒物与药物之间的区别也在于剂量”。不考虑接触条件,没有一种化学物是“安全”的外源性化学物限制接触剂量和条件,没有一种化

2、学物不“安全”的3、分类(1)工业化学物(2)食品中有毒化学物(3)日用化学物(4)农用化学物(5)环境污染物(6)医用化学物(7)生物毒素(8)军事毒物(二)毒性作用及其特征1、毒性:外源性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伤作用的相对能力。毒性大:剂量小;毒性小:剂量大2、毒性决定条件:剂量或浓度(主导因素)接触途径:经口、吸入、经皮接触情况:一次或多次(三)靶器官1、基本概念选择性毒性器官百草枯、3-甲基呋喃→肺毒;镉、汞→肾毒;四氯化碳、氯仿→肝毒;化学致癌物:石棉→肺间皮瘤;氯乙烯→肝血管肉瘤;联苯胺→膀胱癌;甲基汞→靶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肝、肾→浓

3、度高2、影响因素(1)吸收、分布与排出部位刺激性、窒息性、挥发性、呼吸道金属毒物铅、汞、镉肾脏百草枯蓄积肺脏(2)生物转化部位肝脏大多数毒物靶器官甲醇肝脏甲醛、甲酸→CO2和水眼甲醛、甲酸≠CO2和水3、器官敏感性差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线粒体糖氧化代谢→ATP很弱CO+Hb→Hb-CO4、双重靶器官乙醇肝脏醇脱氢酶(肝损伤)肺脏呼出(肺损伤)(四)毒性选择性选择性毒性原因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植物:细胞壁和光合作用人和动物:细胞膜细菌:细胞壁青霉素2、蓄积作用不同碘→甲状腺机能亢进3、生物转化差异人类:从食物吸收叶酸,不能合成叶酸细菌:合成叶酸对氨基苯甲酸磺胺结构类似对氨基

4、苯甲酸,拮抗细菌合成叶酸杀死细菌。4、修复能力差N-甲基-N-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V)肝脏RNA和DNA-O6-烷基-鸟嘌吟结合物(酶解作用)(五)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速发性毒性(immediatetoxiceffect):一次接触后立即出现毒性。氰化钾、硫化氢。迟发性毒性(delayedtoxiceffect):有机磷化合物,致癌作用(carcinogeneticeffect)。2、局部或全身作用局部作用(localtoxiceffect):三酸蒸气,刺激气体,呼吸道作用全身作用(systemictoxiceffect)

5、:靶器官:Cd(肾)全身:CO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可逆作用(reveesibleeffect):CO形成Hb-CO有机磷CHE↓功能损伤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effect):器质性损伤,矽肺,肝硬化,癌症4、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形态作用(morphologiceffect):坏死,脂变功能作用(functionaleffect):可逆性变化生化变化CCl4(ALT、AST)5、过敏作用(hypersensitivity)也称之为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全抗原或半抗原)过敏原(allergen)(外源性化合物)→抗体→抗原抗体反应→过敏作用

6、高反应性(hyperreactirity)或高感受性(hepersusceptibility)高耐受性(hyperresistibility)对青霉素过敏6、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reaction)遗传性异常反应(geneticabnormallreaction)亚硝酸盐高铁血红蛋白症缺乏NAP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二、危害性、危险性和安全性(一)危害性(对机体损伤可能性)危害性(hazard)不确定性概念、缺乏定量概念、难溶性或不易挥发化学物NaCN,KCN(二)危险度危险度(risk)定量估计(概率表示)1、危害性鉴定(hazardidentifica

7、tion)定性确定危害性类型和特点2、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dose-responseassessment)定量(dose-response)3、接触情况评定(exposureassessment)实际情况评价:理化特性、污染状况、接触、剂量或浓度、途径、时间、接触人群(数量)、损伤特征。现场调查。4、危险度评价(riskassessment)(三)安全性安全性(safety)两种概念“实际安全性”绝对安全性不可能“可接受安全性”卫生标准三、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一)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