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

ID:38825109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3 表达交流 讨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年级语文教案施教人:课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讨论教学理论依据 口语交际是一项口脑一致的活动,古人用“慧于心,秀于口”来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言语是思维的外壳,人脑对事物的感知、认识,要借助内部语言来进行,而思维、认识的成果则要用词和由词组成的句子表述、传达出来。思维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制约着言语的活动,思维的内容决定了言语表述的意义,思维的质量影响着言语表达的效果。一个思维敏捷、开阔、缜密的人,尽管言辞简单,但所表达的思想却是丰富的;而一个思维迟

2、钝、狭隘、混乱的人,即使运用了许多言辞,也无法阐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别林斯基认为,当人受思想支配时,能清晰地表达;而当人支配思想时,会表达得更好。因此,思维能力的高低对言语表达的优劣、成败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口语交际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朴素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应重视指导学生在种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

3、,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表达交流”包括书面与口头两部分,表现为写作和口语交际。这是基于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特点和实际,同时注意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把表达交流的训练贯穿到全套教科书之中。必修3口语交际训练专题为“讨论”。学情分析 现在,我们已进入一个信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日益迅速,人际交往愈加频繁。这就要求现代公民不仅要具有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还要有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一时做不到,最起码也要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明白你在想什么,否则就无法交流。语文

4、教育过去一直强调读、写、听、说并重,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考试,包括中考、高考,只考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能力,很少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在客观上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不受重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内容形同虚设。人们普遍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表达。我校的高中生更是如此,部分来自农村,大多不善言谈,没有任何口语交际能力。高中学生说话能力普遍存在着四个问题:(1)说话心理障碍,表现出来的是脸红,声音过低,态度不自然,不知所措。(2)说话生理障碍,表现出来的是说话含糊,吐字不清,或说话频率过快,缺少必要的停顿,语音

5、、语调不标准。(3)说话不流畅,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不得要领,语无伦次,无中心、无条理,让人不知所云。(4)说话品位低下,主要是指说话人不能正确理解人际交往双向性原则,不尊重听话人,不考虑说话的场合、环境等因素,比如不分场合高声喧哗;别人谈话时,随意打岔;说脏话,满嘴带刺;卖弄新词,胡乱用语等等。而随着升学压力的竞争与网络的快速普及,没有时间多说话或有了时间就上网的现象日趋严重,话语缺失症的现象愈来愈多,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会说话了。高一年级语文教案施教人: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

6、意义及作用。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4.在讨论活动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德能共长。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3.能否把握“讨论”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教法与学法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

7、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教学时数与流程安排一课时。阅读教材“讨论”专题短文→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材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施效果导入新课整合教材,设计导语。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论语》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富兰克林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

8、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萧伯纳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