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阅读《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

ID:38826239

大小:86.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0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_第1页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_第2页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_第3页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_第4页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工大附中语文一轮复习材料高三语文组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内容简介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

2、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主要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狂人日记》1、故事梗概《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

3、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写作特点: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2、主要人物:狂人——“我”“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作为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

4、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的肉,连看病的医生也是吃人者的帮凶。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观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活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狂人”12北工大附

5、中语文一轮复习材料高三语文组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他对封建制度、礼教进行披露、批判,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踏倒一切传统价值的勇气。《孔乙己》1、故事梗概《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

6、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2、主要人物:孔乙己孔乙己的性格既可笑又可悲,他身上既有科举失败的隐痛又有以读书人自居的清高,生活中他既贫困不能自存又好喝懒做,他既想清白做人又不断有偷窃行为,他既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却又时时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也又善良的一面。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社会原因。第一,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无能迂腐,成为废物、笑料,任人践踏。第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

7、众麻木不仁,以嘲笑比他们自己更不幸的孔乙己为快事。第三,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将他推向了死路。当然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还有其个人原因。他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为此耗尽了年华,落到形同乞丐的境地。孔乙己自命不凡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得意于自己的“之乎者也”;他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鄙视体力劳动,不愿与劳动人民为伍。以致后来因偷窃被打折腿,麻木不悟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药》1、故事梗概《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8、。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作者赞扬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民众的落后和无知。2、出场人物:华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