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术

鼻骨骨折复位术

ID:38828043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鼻骨骨折复位术_第1页
鼻骨骨折复位术_第2页
鼻骨骨折复位术_第3页
鼻骨骨折复位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鼻骨骨折复位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鼻骨骨折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表现】1.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软组织肿胀或血肿,畸形反而不明显,消肿以后畸形又出现。2.鼻出血,局部疼痛。3.鼻中隔也可发生骨折移位,鼻中隔内血肿可继发感染。【诊断要点】1.外伤史。临床表现鼻外软组织皮下淤血或裂伤,骨折处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2.鼻黏膜破裂后用力擤鼻,空气逸入皮下可发生皮下气肿。3.鼻腔检查有时可见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黏膜撕裂或软骨暴露。4.X线鼻骨侧位摄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治疗方案及原则】1.鼻背部有伤口者需要清创缝合。2.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3.伴有鼻出血

2、者,宜先止血。4.鼻骨骨折复位,必要时外鼻整形术鼻骨骨折复位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大多数可用闭合性复位法加以矫正。骨折超过2周者,则因骨痂形成而使复位发生困难,有时需行开放式复位,这种情况较少。【适应证】1.鼻部骨折后鼻梁变形,鼻骨下陷性骨折和鼻中隔骨折,触诊有骨摩擦感。2.鼻骨X线片显示骨折错位。3.如鼻部肿胀严重,须待肿胀消退后,尽早在2周内进行骨折复位。【禁忌证】1.无特殊禁忌证。2.如合并严重的颅脑外伤

3、,应首先处理颅脑外伤。3.如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外伤后恶化,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在行骨折复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闭合式复位法。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1)单侧骨折:可将鼻骨复位钳一侧伸入同侧鼻腔内,一侧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稍加拧动,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复位后行鼻腔填塞。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或钝头弯血管钳代替。(2)双侧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向前、上轻轻用力平行抬起鼻骨,此时常可闻及鼻骨复位声,用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如

4、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侧,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侧,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即按上述方法抬起鼻骨。(3)鼻中隔须矫正者:可用两侧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或在偏曲一侧先填塞,将鼻中隔压向对侧,再填塞对侧鼻腔,必要时在鼻外加以固定。(4)伴有鼻中隔血肿者:应先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形成鼻中隔脓肿,然后再复位。2.开放式复位法。做内眦部弧形切口,必要时行两侧内眦部切口并中间连接成H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情况用电钻穿孔,用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

5、颌骨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连接在一起,填塞鼻腔。【注意事项】1.情绪异常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2.合并脑脊液鼻漏者勿堵塞鼻腔。3.复位后勿挤压骨折处。4.昏迷患者,为预防窒息,在填塞前应放入鼻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