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

ID:38831970

大小:348.01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6-20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_第1页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_第2页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_第3页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_第4页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度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莫龙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概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体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理生理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检查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方案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及预防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可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几乎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以二度Ⅱ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

2、质性损害形成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概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过程中有部分传导中断,即有心室脱漏现象,可同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疾病描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过程中有部分传导中断,即有心室脱漏现象,可同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概述1924年莫氏(Mobitz)将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莫氏Ⅰ型和莫氏Ⅱ型,亦称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前者亦称文氏现象(Wenckebach’sphenomenon)或文氏周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莫氏Ⅱ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其特征是一个心房激动突然不能下传,其前并无P-R间期延长。在发生心

3、搏脱漏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的P-R间期是恒定的,即P波突然受阻不能下传以及无文氏现象存在,这是Ⅱ型不同于Ⅰ型的主要区别点。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概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体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理生理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检查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方案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及预防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健康人,尤其见于运动及睡眠时,这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其预后良好。然而,有一项研究表明,16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婴儿,有7例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中72%发生在房室

4、结,9%发生在希氏束,19%发生在束支。二度Ⅱ型房室阻滞的部位中20%发生在希氏束,80%发生在束支,很少发生在房室结。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是永久性的,易发展成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至少有2/3的患者存在双束支甚至三束支病变,病人发展到高度房室阻滞而需植入起搏器的发生率不明确,与是否存在传导障碍有关。有一项研究表明,15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9例之前已有束支阻滞,其中6例在6个月之内出现了晕厥并植入了起搏器,另3例由于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植入了起搏器。有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窄QRS波的病人资料很有限,但已观察到有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

5、有症状的心脏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概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体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理生理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检查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方案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及预防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体征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几乎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以二度Ⅱ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害形成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几乎完全在希-浦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35%,在希氏束下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尚未见到阻滞部位

6、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概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体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理生理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检查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方案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及预防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病因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病因大多数具有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人,快速性心房起搏可以诱发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发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样,可以发生在正常的青年人(尤其是运动员),而且多发生在夜间。运动或使用阿托品后可明显改善房室结内传导功能,使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提示该现象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7、然而,部分小儿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经历数年后可进展成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不清楚)。很多药物可以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及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阻滞药均可引起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10%(北京阜外医院报告为6.9%)。二度Ⅰ型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且多数是由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展而来。通常是房室结功能异常所致,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及腺苷作用有关。出现时间短暂,多于1周内消失。二度Ⅰ型不常发生于前间壁心肌梗死,一旦发生,表明是广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损伤,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