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ID:38842208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第1页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第2页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黄才权【教学目标】熟读全诗,感受和理解诗歌内容,多角度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白描手法和卒章显志的魅力。【教学重点】熟读成诵,感受经典文化;准确感受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生平,多层面理解作品思想。【学情分析】本节课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中第四首。学生有一定的古诗文学习能力。但上课对象为农村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所不足,比如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不足,学习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当合理定位。家让学生感受古典

2、文化经典,又能真正地在诗歌学习上有所收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言为心声,有感而发才能写出经典作品,来到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底下马儿跑······”的句子脱口而出,加工整理就成了经典。古人也非常善于捕捉灵感,目之所及,情之所到,必成佳品。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散曲《天净沙·秋思》的精彩吧!二、课文讲解。1、破题。这是一首元代散曲经典,是曲中的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也可叫做“曲目”。“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念(思绪)”。马致远,元代散曲大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

3、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2、熟读。(把握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讨论思考。小组合作,围绕思考问题,各抒己见,作好记录。(1)朗读诗歌后,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什么印象?(抓住景物,形成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2)诗歌在写景时有何特点?在景物描写时,马致远并未对所写之景进行精细化的雕琢,而是用寥寥笔墨粗线条描绘,非常

4、直白,这是白描手法的运用,酣畅淋漓。(3)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师生合作,理解内涵。(1)马致远是“速写大师”——寥寥数语,画面跃然纸上。(暮秋晚景图、人走他乡孤独漂泊的游子的声影)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2)马致远是“情感大师”,作品传递出悲秋思乡、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望秋野悲凉气氛缓缓流淌,直接流入读者的心里。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悲的氛围。夕阳西下,人在他乡且在旅途,怎不令人思乡和感伤?正值韶

5、华时光,学而优则仕是每一个有志青年的终极目标,盼他个锦衣玉食、妻荣子贵,何等潇洒,怎奈时势不济,造化弄人,庸碌无为,报复难展。空有满腹经纶,又能如何?怀才不遇,一生漂泊,肝肠寸断。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让诗歌主旨一览无遗,卒章显志,呼应文首,自然天成。5、方法探究——怎样读好一首诗歌?读诗百遍,其义自现。巧借注释,把握内容。关注生平,理解文旨。三、作业布置;完成《语文作业本》《新课程·新练习》中同步训练。四、板书设计:天净沙·秋思(曲牌名)(曲目)马致远——元代散曲大家,年轻时热衷功名,一生贫困漂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三句九景绘深秋,凄凉悲

6、苦跃纸上。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让诗歌主旨一览无遗,悲秋思乡、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溢于言表。2016-9-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