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

ID:38843627

大小:299.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_第1页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_第2页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_第3页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_第4页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4期总第146期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吴承照肖建莉提要古村落保存了最近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下面临5大矛盾、有多种发展模式。以高迁古村落为例,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经营与社区旅游、生态安全与容量控制等6个方面分析了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动力与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关键词古村落发展模式文化经营社区旅游生态安全文章编号1000-336(32003)04-0056-05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迁古村落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神仙居为邻,始建!!表"!高迁古村落文化体系高

2、于元代,几经变迁,现存的建筑和村落格局是清乾隆物质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精神文化至咸丰年间(1761~1800)以后建成的,村落基本保持清代至十三座宅院,烧毁二座,现传统节庆北宋龙图儒家文化民国初年的风貌。村落内的传统建筑为天井民居形式“,三透存十一座活动阁直字士道家文化九门堂”是其原型。粉墙黛瓦、马头墙及细部的精美雕刻成为古牌坊一座祭祀吴芾儒道合一其传统建筑的总体风貌特征。村民人口3005人,以吴氏家族古寺庙(福寿寺)一座,已毁婚丧南宋右丞民间鼓乐为主,是吴氏宗族组织管理的血缘村落。对于这样一个以农古商业街一条生活情趣相吴坚管弦乐业为基

3、础的村落社区,在市场经济下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流、祠堂五所,现存三所纺纱、结明代左都物流与信息流的冲击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经济基础和价值观的古戏台一个(2001年烧毁)带、编草御史吴时转型,进而决定了这些古民居的命运:拆还是留?现实是部分古塔一座(保童塔)古园林鞋、捣年来古民居已被拆毁。一处糕、做佛浙东副元七星墩、七星塘各一处事帅、怀远1古村落的保护价值文古樟树一棵耕田、水将军古井数个车、风车、全国“五化木雕、石雕、砖雕、窗雕文化碾米磨、一”奖章1.1历史文化价值要丰富多样晒谷获得者吴浙中南地区古村落大多是单姓的血缘村落,高迁古村落素庭院地面

4、铺装伯云是其中的一个类型,在浙江省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类花灯古木竹轿数副享受国务它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代表人类生活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种古陶瓷器皿多件院特殊津类型,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向人类考箱一只,古量具斛斗贴吴相展示地方性生活方式的魅力,提供了一种人地和谐的居住模古农具龙骨水车汉、邓西式,实现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半间床二张平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古织布机一架,染坊一所,香港世界1.1.1以清代民居为主的完整的综合文化体系梳棉、纺纱器械数套名人传统高迁村始建于元代,定型于清末,以清代民居为主,有少

5、捷报、官报数份中心高级数明代、民国时期建筑。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整体风貌上比石墩四只、武举人用于练功专家吴相的器械可较统一。从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到单个民居的雕刻与生活习俗,表现出一个完整的综合文化体系(表1)。1.2审美价值1.1.2以清代民居为主的完整的生活体系1.2.1院落民居山水环境,天人合一意境美从院落民居到公共生活空间:庭园、水井、古戏台、商业1.2.2白墙灰瓦流水柳树,世外桃源心境美街、宗祠祭祀,保存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网络。1.2.3雕梁画栋多元窗户,文化艺术融合美1.1.3以清代民居为主的完整的水文化体系1.2.4民乐古戏龙

6、灯节事,生活情趣真实美古村落依山傍水,依水而居,依水生活,河流—池塘—水1.3游憩体验价值井—院溪构筑了古村落水环境(图1)。1.3.1古今落差对比,感悟历史变迁1.1.4百家姓中吴氏家族的聚居模式宋—明—清—民国—现代,时代变迁,民居为证。农田、民居、宗祠、书院、庙宇、牌坊、池塘、河边洗衣等形1.3.2回忆童年生活,满足怀旧心情成一个有序的生活结构(图2)。老年人过去的生活居住环境在这里留守。!#"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4期总第146期l.3.3民艺民俗民风,体验耕读文化纺织、捣年糕、龙骨花灯、编草鞋、溪边洗衣、雨梭、水车、风车、碾

7、米、民乐、地方戏、节庆活动等延续数百年,古韵依存。l.3.4古朴优雅环境,休闲娱乐调心古井、古树、古民居、天井、竹、梅、兰、溪流、池塘,一幅诗意生活画卷。l.3.5生活艺术研读,提高文化修养居住文化、生活礼仪、雕刻文化、精神文化等凝固于古民居建筑中。2古村落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2.l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矛盾居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居室格局与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也不适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给古村落原生道路和桥梁产生较大的压力,古村落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使用新的建筑材

8、料,割断了传统风貌的延续。图!"水系现状与规划2.2环境容量有限性与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容量与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拥挤、污染、噪杂直接影响了古村落特有的环境品位和居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