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秘诀 清 傅山

青囊秘诀 清 傅山

ID:38850477

大小:157.02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6-20

青囊秘诀 清 傅山_第1页
青囊秘诀 清 傅山_第2页
青囊秘诀 清 傅山_第3页
青囊秘诀 清 傅山_第4页
青囊秘诀 清 傅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囊秘诀 清 傅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囊秘诀清傅山序  石道人传《青囊秘诀》,余阅之,未知其果效与否?而其议论纯正,望之而知为异书也。因挥汗抄录,带入都门,试之对口、痔漏等症,无不应手而愈。虽扁卢神术,无逾乎此。潘子原本,失其姓氏,书传而人不传,是谁之咎?余闻君子不没人善,异日者当以《无名氏青囊秘诀》弁其眉而付诸梓头。  大清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巧月帆川王大德撰于金堂之旅次。  河南怀庆济源庙道张士学秘藏  全文以抄本《青囊秘诀》为底本,参校山阴朱华子陈士铎洞垣秘笈之洞天奥旨。  七情六欲六淫论:  七情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

2、,恐伤肾。惊伤胆、悲伤魄。六欲者,耳听声音、眼观物色、鼻闻香臭、舌贪滋味,心离天地,意幄万方。六淫者:风乃四时不正之气,寒乃节候不调、疾风暴雨、冰雪严寒及口贪生冷之味,暑乃元阳酷日烁火,流金热气薰蒸,湿则坐卧久阴卑湿之地或骤临风雨潮气之所,燥乃阴虚内热烁津液,不能滋润脏腑,以致皮肤枯槁、大便燥结,火为生于心绪、烦扰、醇酒膏梁、房欲不节之事。  痈疡总歌:  初生外如粟,可内以容谷,外面小如麻,内里大如瓜。  起势高且大,终可保无害,未老先白头,无脓顿陷休。  疮从疙瘩起,有脓方可喜,根高顶又高,不

3、药也逍遥。  焮肿易腐烂,任大终无恙,疮高热焮疼,虽苦必长生。  疮软无神气,速补乃可济,肉肿疮不肿,必竟生疑恐。  疮色猪肝紫,无脓必定死,脓秽不进食,一泻便费力。  仰卧不知疼,阴症命当倾,腐尽有败气,笑里终有泪。  根散疮平塌,神仙无法治,久病目露神,必竟命难存。  醢气不瀹气,此病多生气,眼眶黑气浓,病人怕此逢。  房中无秽气,上病终为利,疮热身微热,轻症何须说。  阴阳须认真,下药必然灵,虚实与凝滞,医观仔细论。  疮毒有五善:  毒成后动止饮食如常者,此一善也。  大小便如常无热闭塞者

4、,此二善也。  肌肉好恶分明不苦痛者,此三善也。  精神如常声音更清亮者,此四善也。  形体和平内外无杂症者,此五善也。  疮毒有五恶性:  毒未溃而先臭、鼻干而脉滞者,此一恶也。  口渴烦躁、腹痛泄泻或秘淋者,此二恶也。  气喘神昏目不正视、瞳仁上吊者,此三恶也。  眼眶黑陷肩背强直、四肢肿硬者,此四恶也。  肉色臭烂焮肿甚痛、脓血大溅者,此五恶也。上卷背痈论人有背心间先发红瘰,后渐红肿,此发背之兆也,最为可畏。古人云∶“外大如豆,内大如拳,外大如拳,内大如盘”;言其外小而内实大也。然而痈疽等毒

5、,必先辨其阴阳∶有先阴而后阳者,有先阳而后阴者,有先后俱阴者,有先后俱阳者。阳症虽重而实轻,阴症虽轻而实重。先阴而变阳者生,先阳而变阴者死。病症既殊,而何以辨之也?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带黑。阳症之初起必痛,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脓,阴症之溃烂必多血。阳症之收口,身必轻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重。至于变阴变阳,亦以此消息之,断断不差矣。倘见红肿而高突者,乃阳症之痈也,乘其内毒初起,毒尤未化,急以败毒之药治之,可随手而解也。发背而至于横决者,

6、皆因循失治,以至于破败而不可救,阳变阴者多矣。救痈如救火,宜一时扑灭,否则延烧屋庐,不尽不止,切勿见为阳症无妨,而轻缓治之也。  方用急消汤∶  忍冬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天花粉(三钱)桔梗(三钱)青蒿(三钱)甘草(三钱)茜草(三钱)甘菊花(三钱)贝母(二钱)黄柏(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消,不必四剂也。此方消阳毒之初起者最神,既无迅烈之虞,大有和解之妙。世人不知治法,谓阳毒易于祛除,孟浪用虎野狼之药,虽毒幸消散,而真元耗损于无形,往往变成别病,乃医者成之也。何若此方王霸并施,有

7、益无损之为妙哉。  秘诀∶  背痈急消两地丁,花粉三钱与桔梗,  蒿草茜菊同上用,忍冬二两齐煎冲,  贝母二钱钱黄柏,初起三剂见奇功。  方用神散阳痈汤亦效∶  车前子(五钱)贯众(五钱)甘草(五钱)天花粉(五钱)赤茯苓(五钱)生地(一两)柴胡(一钱)羌活(二钱)黄芩(三钱)紫菀(三钱)水煎服,一剂消大半,二剂全消矣。  秘诀∶  神散阳痈阳疽用,急投车前与贯众,  甘粉赤苓各五钱,生地一两柴钱攻,  羌活二钱芩菀三,服止两剂可奏功。  人有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肿如山者,隐隐发红晕如盘之大者,此阴

8、痈初起之形象也,最为可畏,非前症阳痈可比。盖阳症有可救之术,而阴岂无可生之理,亦在救之得法否耳。盖阴痈之症,必正气大虚,邪得而入之也。设正气不虚,邪将安入?故救阴痈之症,必须大用补气补血之药,而佐之散郁散毒之品,则正旺而邪自散矣。  方用变阳汤∶金银花(八两)人参(二两)黄芪(二两)附子(一钱)黑荆芥(三钱)天花粉(五钱)甘草(五钱)白芍(一两)柴胡(二钱)水十碗,煎汁二碗,先服一碗后,少缓,再服一碗,服后阴必变阳而作痛;再一剂而痛亦消,再服一剂而痊愈,竟消灭于无形也。然而世人不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