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

ID:38851056

大小:25.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朝花我来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创作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归纳总结鲁迅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3、  学生能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如泛读和精读结合法、勾画圈点法4、  学生掌握阅读的答题技巧,扫除做题过程中的模糊点和失分点。【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2、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对其的情感3、  赏析《朝花夕拾》中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1、  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归纳总结鲁迅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2、

2、  掌握阅读的答题技巧,扫除做题过程中的模糊点和失分点。【教学准备】1、  学生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或视频。2、  泛读《朝花夕拾》了解散文集的内容梗概。3、  读书小组合作探究收集鲁迅名言并赏析。【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首先播放电影《鲁迅》中最后鲁迅之死的小片段,在影片的结尾,镜头定格于鲁迅的墓碑前,在《野草》的吟诵中,一片片野草被大火燃烧……同学们,巨星的陨落,却带给我们永恒的光辉。鲁迅先生虽已离我们久远却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学精

3、品和思想精髓,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领略这位大家的一部文学作品《朝花夕拾》二、 介绍作者,简介作品  1、请学生对所了解的鲁迅进行介绍  2、老师给予评价和点评:鲁迅(1881—1936年),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士大夫家庭。他在1918年首次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为纪念母亲所以开始用“鲁迅”作为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3、请合作小组派代表说说对《朝花夕

4、拾》这部作品的认识4、老师给予肯定并作补充明确:作品的时代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基本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愤怒写下《纪念刘和珍君》,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

5、犹死之年。”于是便想起了往事。三、《朝花夕拾》题解同学们,有谁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把这部散文集取名为《朝花夕拾》呢?合作小组谈论一下,请同学回答。明确:《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作者所经历过的旧事,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上壤上,现在把这些“花瓣”拾拾起来。这不就是像早晨的落花,到了傍晚才去把它拾取起来吗?故名为《朝花夕拾》。四、《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一)纵向脉络: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拾到了什么样的“花”。合作小组

6、谈论,共同完成下面内容的填空,看看哪一组同学最先又快又好地完成。(教师点评和补充)1、《狗·猫·鼠》这是一篇思想含义深刻的杂文。文章表面上写作者少年时代关于狗、猫、鼠   生活片段  的回忆,而实质是抨击那些像狗像猫像鼠的各类  “名人教授”  也表现了对   弱小者  的同情和 暴虐者的憎恨。2、《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长妈妈是鲁迅小时侯的  保姆。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的形象,通过概括叙述长妈妈的不幸的一生和儿时与其相处的情景,控诉了 封建礼教 对劳动妇

7、女的毒害,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同情。3、《二十四孝图》,作者以杂文的笔法,漫谈了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封建教育的生活片断,分析了董香扇枕、子路贡米、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4、《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这个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水路中美丽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场面,“对于我似乎都没舍什么大意思”。可见,作

8、者那时的心灵受到了挫伤和打击。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5、《无常》是—篇谈神说鬼的散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所了解到的“鬼神之事”。 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封建文化糟粕。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抒情浓郁的散文。文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有趣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