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模拟题(答案)

马原模拟题(答案)

ID:38852696

大小:57.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0

马原模拟题(答案)_第1页
马原模拟题(答案)_第2页
马原模拟题(答案)_第3页
马原模拟题(答案)_第4页
马原模拟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模拟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无产阶级D.农民阶级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思想资源,其中包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还有()。A.科学社会主义B.西方哲学C.古希腊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3.科学社会主义在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这两大发现是()。A.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C.唯心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D.唯心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唯物主义D解放思想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劳动B.物质C.人脑D.自然界8.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它的存在性B.它是运动的C.它的物质性D.它是普遍联系的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

3、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意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B.发展C.联系和发展D.矛盾1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1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13.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B.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C.否认了联系

4、的多样性D.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第7页共7页1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5.“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活动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的认识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D.直接知识来源于实践,间接知识不需来自于实

5、践17.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定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器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这些都说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B.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8.惠施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是()的观点。A.可知论B.不可知论C.反映论D.先验论19.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知觉到表现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2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B.唯心主义认识

6、论路线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21.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A.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2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23.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2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其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

7、A.能动性B.历史局限性C.主观性D.客观性2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第7页共7页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具有最终决定作用26.“学而不思则罔”是指()。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