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

ID:38853374

大小:3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步》上蔡县华陂一中侯爱梅 教学组织的设想《散步》一文文短意长,字平情浓,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最好遵循着简洁、洗练的原则,抓住主线,突出重点,把课文的教学放在“生命”这条经线平面上,圆心汇聚在“家庭”这个基点上,以家庭的基本伦理关系“尊老爱幼”和“家庭责任”为学习半径,体验“家庭”和“亲情”的内涵。教学的基本思路可以设计为:(1)在你的印象中,家庭生活是怎样的呢?(2)在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3)你生活的家庭是怎样的呢?你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家庭中有没有像散步一样的事情让你难以忘怀呢?(4)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触和想法吗?通过这四个基本环节,

2、达到对文本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有关话题的认识和思考。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

3、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    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

4、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师明确: 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

5、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关爱,如果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会觉得很孤单。一家人一起散步,会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生2:文中说,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明母亲的心里是期盼春天的到来,希望出去走走。         师引导:春天总算来了,“总算”说明了什么。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反映了什么(朗读指导:“太迟、太迟了”、

6、“挺不住”、“总算”、“熬”)         师明确: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简单的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与他的创作背景,思考以上问题。 (三)作者与创作背景。    莫怀威:笔名 周平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

7、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