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

ID:38880739

大小:908.01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6-20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_第1页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_第2页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_第3页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_第4页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原与抗原提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原与抗原提呈第一节抗原概述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的前一种性能称为免疫原性即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后一种性能称为抗原性(又称:免疫反应性),即抗原可在体内外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分子→机体→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免疫应答)→产生:效应T细胞、抗体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分子+免疫应答产物(效应T细胞、抗体)→

2、特异性结合反应凡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hapten)在某种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称为免疫耐受(immunetolerance)。有些抗原还可引起机体发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如,超敏反应。一、抗原的性质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一方面取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一)异物性1、异物性(foreignness)指抗原与被刺激机体自身物质间的差异。1)异种物质(各种病原微生物、动物血清)2)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抗原、HLA)3

3、)自身抗原(自身物质改变、隐蔽物质释放)2、一定的理化性状1)大分子胶体分子量>1万<4000无免疫原性2)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包括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性状二、抗原特异性特异性(specificity)是指物质之间的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抗原的特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免疫原性的特异性和抗原性的特异性。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理论依据。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1、概念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

4、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一个多肽决定簇含5~6个氨基酸残基;一个多糖决定簇含5~7个单糖;一个核酸半抗原决定簇含6~8个核苷酸。抗原分子表面能与抗体结合的决定簇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2、抗原决定簇的分类覆盖型决定簇和非覆盖型决定簇;功能性和隐蔽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和B细胞决定簇;载体决定簇和半抗原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和B细胞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一般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将抗原加工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能被TCR所识别。又称线性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BCR能与未经APC加工的抗原发生反应,其识别的靶结构主要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簇。又称构象决定簇

5、(有三维结构)。载体决定簇和半抗原决定簇实验1:二硝酸苯(DNP)→家兔→DNP抗体(—)DNP+牛血清蛋白(BSA)→家兔→DNP抗体(+++)DNP+DNP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结论:DNP-----半抗原;BSA-----载体实验2:------载体效应组别初次免疫再次免疫DNP抗体1BSA-DNPBSA-DNP+++2BSA-DNPOA-DNP+3BSA-DNP+OABSA-DNP+++结论:载体不是单纯起运载半抗原的作用,而具有载体特异性;完全抗原必须具有载体决定簇和半抗原决簇一个天然的抗原物质可认为由蛋白质载体和一种或多种抗原决定簇组成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相应抗体,多种

6、抗原决定簇(复合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相应抗体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和。复合抗原是多价抗原,半抗原是单价抗原(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实验:对位氨基苯甲酸+BSA→家兔→对位氨基苯甲酸抗体(+++)对位氨基苯甲酸+对位氨基苯甲酸抗体→结合反应(+++)邻位(间位)氨基苯甲酸+对位氨基苯甲酸抗体→结合反应(—)对位氨基苯磺酸(砷酸)+对位氨基苯甲酸抗体→结合反应(—)结论: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所决定,而非由整个抗原分子决定 抗原决定簇的空间位置很重要 抗原结构的旋光度也与抗原特异性有关(三)交叉反应实验:细菌(甲)→家兔→抗细菌

7、(甲)抗体细菌(甲)+抗细菌(甲)抗体→结合反应(+++)细菌(乙)+抗细菌(甲)抗体→结合反应(+)结论:细菌间可有相同的抗原成分存在若两种不同的微生物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吸收试验原理:抗体血清1、2(多价抗体)+抗原1→结合反应→离心取上清液→抗体血清2(单价抗体)应用:制备单价抗血清三、抗原的种类(一)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抗原各种微生物及产物,动物免疫血清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