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

ID:38886543

大小:91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0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病句――表意不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青泥何盘盘,。3.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4.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5.三岁为妇,。,靡有朝矣。(《诗经·氓》6.是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7.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8.,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9.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10.,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11.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官赋》)12.,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2、——病句专题之“表意不明”学习目标:1.明确“表意不明”类病句的类型。2.掌握辨别“表意不明”类语病的方法。3.提高解答“表意不明”类语病题的解题能力。学习重、难点:探究歧义句的成因,提高辨析“歧义”类语病句题的能力。“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例题导引例1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05江苏)例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度。零度太守刘度派大将刑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二、初步认识表意不明歧义指代不明一句话可以有

3、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义的现象,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对句义的误解。(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三、表意不明的常见的两种类型例1、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人称代词“自己”指代不明,是“我”,还是“老师”?1、指代不明(代词或显或隐)3、这个观点强调宣传,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可理解为"这观点是正确的",也可理解为"这异议是正确的"2、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4、。(04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此”指代不明,是指“嘴上说东道西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小结1: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探究“歧义”的成因2、歧义(1)这种药物可以zhì癌。(2)这个人好说话。(3)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4)这辆车没锁。(致//治)(可读“hǎo”,指“易于”、“便于”。也可读“hào~”,指“喜欢”)1.语音词义词性造成的

5、歧义(走=步行/离开/去世)(5)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锁—名词/动词)(前—名词/动词)(1)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2)美国会通过对华贸易法案。(学生的家长/学生和家长)(美国可能/美国国会)2.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3)我们三个人一组我们/三个人一组我们三个人/一组(4)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我/写不好(能力有限)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3、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语义关系不明确,主要指:①施受关系不清、②领属关系不清③修饰关系不清。(1)这个人谁都不认识。(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

6、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3)老师告诉小赵要注意自己的读音。(“这个人”可能是施事,“不认识任何人”;也可能是受事,“任何人都不认识他”)(小赵要注意小赵自己的/小赵要注意老师的读音)①.施受不同造成的歧义“进攻”的施事者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3、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②领属关系不清。例1,我家里收藏了多本博学多才的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的书。“博学多才”的是谁?“梁思成的书”是指他写的书,还是指他收藏的书。例2,要研究杜甫,就要力争阅读杜甫的全部论著。“杜甫的全部论著”是指杜甫所作的论著,还是指有关

7、评论杜甫的全部论著。领属关系不明确,产生歧义。③修饰关系不清。(定语修是谁?)例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几个学校的领导”中的“几个”修饰不明确,造成指“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指“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意思不明确。4、省略不当造成歧义在有一定语境的上下文里,某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省略不当,就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第二个分句里,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

8、不明确。②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5、“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1)“和”字引起歧义。“和”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结构,容易造成界限不清,引起歧义。例如:①王小刚和赵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赵小花的爸爸和王小刚”两个人来学校了,也可理解为“王小刚的爸爸”和“赵小花的爸爸”两个人来学校了。②我动员弟弟和爷爷下月五号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