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模前检讨

产品开模前检讨

ID:3888743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产品开模前检讨_第1页
产品开模前检讨_第2页
产品开模前检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产品开模前检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产品开模前检讨1.什么是产品检讨:  产品检讨是指模具开发人员对客户(产品开发人员)的产品进行开模合理性分析,并  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产品改善的方案进行汇总,并反映给客户2.为什么要进行产品检讨:  为了能够使产品的模具顺利开出或低成本开出。3.产品检讨的方法有那些:  与客户当面检讨  做成文字资料传给客户4.产品检讨包括那些部分?  a.拔模角检讨:主要是对产品怎么样拔模进行检讨。主要是拔模角大小的检讨,拔模角越大越好脱模,但太大  的拔模角会造成产品的尺寸难以保证,公模面拔模角太大会

2、导致产品拉母模等;  b.产品肉厚的检讨:主要是考虑产品会不会缩水,及缩水是否对外观和功能产生影响;  c.产品分模线检讨: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如果产品的分模线选择不好,会造成如下后果:   产品外观面有明显分模线   产品毛边方向影响装配   导致模具分模面复杂,使模具难以加工和组配,影响模具寿命  d.倒勾检讨:   如果倒勾是产品设计人员不小心做上去的,并没有组配要求,可以要求去掉该倒勾;   如果有组配关系的倒勾,可以考虑改为公母模*破插破,使模具结构简化;   如果用滑块或斜销成型,机构是否有安装空

3、间;   斜销或滑块的分模线,客户是否接受?  e.其他产品不合理结构检讨:如果能使模具结构简化并不影响产品功能,可以建议客户更改产品结构。  f.进浇方式检讨:主要考虑进浇点和结合线对产品外观和强度的影响;  g.顶针排布检讨:有些透明件这个检讨很重要。5.模流分析很重要吗?  模流分析是特别重要的,尤其对于大型零件和外观件,产品检讨要附带模流分析;6.产品检讨有什么作用:  a.可以使模具结构简单;  b.预测产品缺陷,使客户凭要求做出合适的设计更改;  c.可使客户承担一定风险:如果你在报告中做出的很明显的

4、产品不合理结构客户未加理会,他将承担一定的责任。7.产品检讨要做检讨报告吗?是的,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方便客户查阅,应图文并茂A. 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   B. 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是否方便于拆装?   C. 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 树脂名。   2. 等级。   3. 颜色。   4. 成形收缩率。   5. 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厚、料管温度、模具温度等关系变化。   6. 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 / T比)

5、和射出压力、模具温度、肉厚、料管温度等之对应关系。  7. 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   D. 是否可做逃气沟?(参考物性表或哪一种成形法),可作何种逃气法?   E. 采用何种成形法?   F. 拆模:   1. 母模(制品表面侧)要设计于塑料机之固定侧或可动侧?   2. 拆模线(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   3. 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够?(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   4. 制品表面的模仁线可有获得客户的承认?   5. 喇叭网孔脱模斜度是否足够?其脱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   G. 成品部是否会造成收

6、缩之处?会收缩于哪一侧?可有应付的解决办法与判断对策了?   1. 偏肉   2. 局部较厚之肉厚缩水痕迹如何克服?   3. RIB与侧壁(或板厚)相连处之肉厚比例,板厚,侧壁与RIB之比例为最之极限2/3。   4. BOSS根元处之肉厚与该处板厚之比例。是否有作全周盗料?   5. 局部之制品是否会因热集中,不易冷却而导致表面收缩?   6. 是否可确实的判定出收缩于哪一侧(制品之表面或内侧)?   7. 采用特殊之成形法是否可不用考虑收缩?例如发泡成形,或SINPRESS法等。   8. 设计盗料之小模仁

7、或模仁梢时是否达到平均肉厚之要求?   H. 短射:(充填不足)如何对策?   1. 肉厚过薄无法成形时。   2. RIB过薄或过深。   3. BOSS根元处肉厚过薄。   4. BOSS肉厚过薄或过深。   5. RIB或BOSS是否会太接近浇口?   6. 短射和逃气沟之关系。(客户有提出排气之指示?)   I. 短射和收缩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   J. 流道、浇口系统:(含补助汤道、堵料道)。   1. 采用哪种流道(热流道、冷流道、其它)?   2. 流道系统适切?(注道、流道之型式及尺寸,浇口之

8、型式、个数、位置、尺寸等)流动   平衡OK?   3. 流道距离/肉厚(L / T )适切?   4. 流道系统对整个成品之重量百分比合理?   5. 所采用的浇口型式是否会造成蛇纹或浇口附近产生色泽不均(如模糊、雾状等)之现象。   6. 浇口之进入成品处是否选择于较厚之地方。(理想方式是由厚→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