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

ID:38888337

大小:41.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_第1页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_第2页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_第3页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_第4页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一节认识分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公开课教案5.1认识分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2、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3、会求分式的值,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4、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1、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和无意义2、会求分式的值教学方法:类比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什么是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单项式:(1)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2)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2、

2、分数在什么情况下无意义?二、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这样几个实际问题。实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hm²,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hm²,结果提前完成原计划的任务。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hm²,那么(1)原计划完成造林任务需要多少个月?(2)实际完成造林任务用了多少个月?解:(1)原计划完成造林任务需要个月。(2)实际完成造林任务用了个月。此处可适时渗透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第十二

3、条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实例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某一时段内的统计结果显示,前a天日均参观人数35万人,后b天日均参观人数45万人,这(a+b)天日均参观人数为多少万人?解:实例三、文林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

4、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文林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解:三、讲授新课1、分式定义上面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后回答)上面的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征:(1)这些代数式都可写成的形式(由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构成);(2)分子、分母都是整式;(3)分母中都含有字母。它们与整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们的分母中都含有字母,而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下面我们给出这种代数式即分式的概念:形如,A、B是整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

5、且B不等于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分式中,字母可以取任意实数吗?不可以。因为分式中分母含有字母,而分母是除式,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无意义。2、例题讲解(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的值。(2)当a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3)当a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解:(1)当a=1时,==1;当a=2时,==。(2)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由分母2a=0,得a=0。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有意义。(3)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分式有意义,其次,它

6、的值为零。因此a的取值有两个要求:所以,当a=-1时,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分式为零。四、巩固练习巩固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限制。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2);(3)分析: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解:五、课时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回答)1、整式、分式的概念2、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分母含义字母是分式,分母不含字母是整式。1、分式

7、有意义的条件2、会求分式的值六、布置作业习题5.1第1、2、3题。七、教学反思我觉得,对于分式概念的引出,可结合学生的学情,采用先复习整式概念,出现一些不是整式的代数式,再引出今天的课题。最后,在给出定义前,给予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分式的共同特征,从而提炼出分式定义中重要的三个要点,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对于分式无意义、有意义、值为0的三个条件,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这里主要通过与分数的类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三种情况下分别需要满足的条件,特别是值为0的条件的讲解中,对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及时进行引导和补充,加深

8、学生的印象。由于内容较多,在对课堂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够流畅,对这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我也认真的思考,总结如下:1、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但有些问题提出后,还是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特别在时间较紧的时候,有些问题没等学生思考就直接给出答案,以致有些学生的印象不是很深刻。2、在练习的设计上,还需要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