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

ID:38889870

大小:187.1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0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_第1页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_第2页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_第3页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_第4页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1T 1380-2005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备案号: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380—2005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2005-07-01发布2005-08-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380—2005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增立、宋国柱、郝东田、李健男、吴会东。IDB21/T1380—2005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及检验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桑蚕一代杂交种

2、繁育、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检验。本标准适用于桑蚕原蚕繁育和一代杂交种的质量检验。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原种(原蚕)供生产一代杂交种用的蚕种称原种。由原种孵化而来的蚕称原蚕。2.2一代杂交种用原蚕按规定组合杂交繁制的蚕种。2.3平附种产附于一定规格的产卵纸上的蚕种。2.4散卵种产附于产卵材料上的蚕卵脱落下来,经比重选择后按一定规格包装的蚕种。2.5良卵在一定条件下胚胎能正常发育的卵。2.6不良卵指不受精卵、死卵等不能正常发育的卵。2.7良卵率一定数量的蚕卵中,良卵粒数占蚕卵总粒数的百分比。

3、2.8简化催青丙2-戊2胚胎(催青第1d至第4d)保护温度22℃,相对湿度75%~80%,自然感光;戊3-已5胚胎(第5d至第10d)保护温度25.5℃~26℃,相对湿度80%,每日感光18h,孵化前一日遮暗.2.9实用孵化率调查蚕卵样本中,二日内孵化的蚁蚕头数占良卵总粒数的百分比。2.10杂交率调查样本中,标明品种的一代杂交种蚕头数占调查总头数的百分比。2.11雌蛾微粒子病率指带微粒子孢子的雌蛾占制种批(段)雌蛾总数的百分比。实际检验中按照规定的要求对雌蛾进行抽样检验,以检出的微粒子病蛾集团数来衡量。2.1

4、2微粒子病卵率带微粒子孢子的蚕卵占制种批蚕卵总数的百分比。实际检验中按照规定的要求对成品蚕种进行抽样检验,以检出的微粒子病卵集团数来衡量。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3.1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流程1DB21/T1380—2005选卵苗末蚁检查选蚕发蛾促进检查选茧原种催青——收蚁——————原蚕饲养——上蔟采茧——————种茧调查———雌雄鉴别选蛹选蛾迟眠蚕检查-----羽化发蛾———交配产卵——————保护、整理3.2桑蚕一代杂交种的原蚕饲养3.2.1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应饲养原蚕,同一卵圈的蚕只能在同一饲育区内饲养。3

5、.2.2饲养中应进行品种纯度检查,及时淘汰不符合品种固有性状的个体及弱小蚕。3.2.3催青死卵、苗末蚁、各龄迟眠蚕应进行微粒子病检验,及时淘汰有微粒子孢子的饲育区。3.2.4发蛾促进检查中发现有微粒子孢子的饲育区应淘汰。3.2.5发育严重不齐,或幼虫发病,或药物中毒的饲育区应淘汰。3.2.6茧期进行茧质调查,其中死笼茧率或健蛹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饲育区不能制种。3.2.7入选饲育区的种茧个体选除率应不低于该区普通茧总粒数的10%。同一饲育批茧质调查合格的饲育区,可以合并制种。3.2.8雌雄鉴别准确率应≥99%,

6、按品种规定的交配形式交配,制成平附种或散卵种。4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检验4.1成品卵质量要求4.1.1计量单位散卵种以盒为单位,平附种以张为单位。4.1.2质量指标见表1。表1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指标类项目必检项目备检项目abcde别用种季别病蛾率(%)良卵数(粒)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病卵率(%)散越年种<0.425000≥97≥92≥95<0.15卵即浸种<0.425000≥92≥94≥95<0.15种冷浸种<0.425000≥95≥92≥95<0.15平越年种<0.425000≥90≥92≥9

7、5<0.15附即浸种<0.425000≥92≥94≥95<0.15种冷浸种<0.425000≥92≥92≥95<0.15a:病蛾率指母蛾微粒子病率,在抽样检验时指送检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经省级蚕种管理部门同意,在同一制种批内,采用逐张对号袋蛾,准确淘汰带微粒子病的蚕种,病蛾率合格指标可为<1%;母蛾的抽样装盒和微粒子病检验的合格标准按表B1、表B2执行。b:良卵粒数误差不大于±2%c:孵化率指实用孵化率。d:杂交率指饲养鉴定结果。e:病卵率指成品卵微粒子病率。4.1.3外观包装要求见附录A。4.2检验规则按制

8、种批抽样检验。病蛾率、病卵率应低于规定指标,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应不低于规定指标,良卵数(25000±500)粒。符合规定指标者为合格蚕种,不符合规定指标者为不合格蚕种。4.3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方法4.3.1雌蛾微粒子病检验2DB21/T1380—2005见附录B。4.3.2成品卵质量检验其中包括:外观检验、卵量检验、良卵率检验、实用孵化率调查、杂交率调查、微粒子病卵率检验(备检项目)。4.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