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ID:38892403

大小:162.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 545.2-2005 无公害中华草龟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2备案号: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45.2—2005无公害中华草龟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tortoise(Chincmysreevesii)Part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2005-03-04发布2005-04-05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545.2—2005前言DB33/545-2005《无公害中华草龟》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

2、要求。本部分为DB33/545-2005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晓林、杜建明、张成、张海琪、郑天伦。IDB33/T545.2—2005无公害中华草龟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中华草龟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温室养殖、室外养殖、饲料投喂、病害防治、越冬管理、捕捞等技术。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中华草龟的温室和室外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3、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T5067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DB33/T545.1—2005无公害中华草龟苗种繁育技术规范3定义和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仔龟稚龟开食后至规格50g以内的中华草龟。3.2幼龟仔龟培育至规格50g以上、性腺

4、尚未成熟的中华草龟。4环境要求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空气、底质符合GB/T18407.4的规定。5温室养殖5.1龟池砖混结构,单池面积以10㎡~50㎡为宜,池深以0.8m、池水深以0.4m~0.5m为宜,池壁垂直、池角呈弧状,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及供热控温和供气系统,并设网片以供栖息。5.2龟池消毒放养前7天用1mg/L的三氯异氰尿酸或15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5.3进水培肥1DB33/T545.2—2005龟池消毒3d~4d后先排干水,再进水5cm~10cm,水温30℃~33℃。一周后池水培育至淡绿色,仔龟即可肥

5、水下池。5.4仔幼龟放养5.4.1仔幼龟来源最好来自本场从稚龟培育而成的仔幼龟,不足部分可选购外场培育的仔幼龟。选购时应注意下以事项:a)尽可能就近选购;b)规格整齐、大小一致;c)体质活泼健壮,无外伤和病残,体色正常,体表光亮;d)注意选购池和放养池的温差,以不超过2℃为宜;e)选购的幼龟应停食一天以上,装运前龟体及装运工具要经消毒。5.4.2龟体消毒放养同一池的仔幼龟应规格大小要一致。放养前和分养时,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见表1。表1龟体消毒消毒药品浓度方法时间(min)高锰酸钾15mg/L~20mg/L浸泡15~20食盐和小苏打合剂4%+4%

6、浸泡15~305.4.3放养密度仔龟以100只/㎡~150只/㎡为宜,幼龟以20只/㎡~30只/㎡为宜。5.5养殖管理5.5.1水质管理视水质情况适量换水,当pH值低于7时,用生石灰25mg/L化浆泼洒调节;当池水发红时,应及时捞出水蚤。平时定期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5.5.2温度调控水温控制在28℃~32℃,室温高于水温2℃。5.5.3巡池在投喂后1小时进行巡池,检查环境中气味浓度和变化、龟的吃食、活动和水质变化等情况及室内设施完好度等,并做好巡池记录。6室外养殖6.1池塘要求土池或池壁为砖混结构、池底为泥土,单池面积以500㎡为宜,也可由养鱼

7、塘改建而成,混养池面积一般为667㎡~2500㎡,池深以2.0m、水深以1.5m~1.8m为宜,坡比1︰3左右,坡岸四周留0.5m~1m宽的空地供龟活动。池四周设防逃设施,防逃材料要求表面光滑,围拦牢固,高出地面0.4m以上,埋入地下0.1m以上。每池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在进出水口安装防逃金属网。6.2养殖模式外界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未能达到商品规格的幼龟可移到室外进行养殖。养殖方式可专养、2也可鱼龟混养。每667m放养密度:视幼龟规格大小,专养塘放养800只~1500只;混养塘视鱼和幼龟的规格大小分别为500尾~800尾和800只~15

8、00只。6.3龟池消毒2放养前15天用5mg/L的三氯异氰尿酸或15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或每667m面积用生石灰75kg~100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