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

ID:38895379

大小:170.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_第4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然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曙光学校七年级新年伊始,又步入了新一轮的教学工作。七年级下册的地理知识,相对于上册而言,要简单易学了许多。一方面,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难度要小了许多,内容上也更具体、更直观,便于记忆和理解。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知道世界主

2、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二、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4、因材施教,精编习案,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5、每一章进行小测验,时而温习,加强巩固。6

4、、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强化学生的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地理单元的知识。地理基础知识和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必要的储备。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教学。7、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组织复习。每次月度考试后,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解决。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科特点,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分析:第六章题目: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位置的分析描述,使学生学会

5、分析一个大洲、国家或地区的位置的方法。2、通过对《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解读,使学生学会解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能从图中读出各种地理要素,并加以归纳分析。3、通过对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流向的关系分析,树立“各地理要素之间都是相关联的”观点,进而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第七章题目: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单元目标:1、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2、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3、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4、例举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5、举例说明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6、能够说出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

6、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第八章题目: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目标:1、能够说出一个地区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2、能够意识到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的影响。3、学会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4、描述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5、能举例说明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带来不协调的问题。6、概括说明某一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第九章题目:西半球的国家单元目标:1、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的方法和技能。2、学会如何利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种族、民族的构成。3、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现代经济的

7、影响。4、说出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全局观念。5、概述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6、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十章题目:极地地区单元目标:1、明确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8、章节名称课时数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2第二节自然环境2第七章第一节日本2第二节东南亚2第三节印度2第四节俄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