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ID:38898097

大小:195.7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565-2005 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565-2005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2005-12-14发布2005-12-1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565-2005目次前言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产地环境………………………………………………………………………………34生产技术………………………………………………………………………………35病虫害防治…………………………………………………………………………46采收………………

2、…………………………………………………………………57包装、运输、贮存…………………………………………………………………58建立生产档案………………………………………………………………………6附录1…………………………………………………………………………………6附录2…………………………………………………………………………………6附录3…………………………………………………………………………………8附录4…………………………………………………………………………………91DB34/T565-2005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繁昌县农委、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3、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适用于非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2005年12月14日首次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繁昌县农委、省菜办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淑娴、刘才宇、徐义流、丁作坤、方银来、吴祥说明: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产品标签及进出货登记表是资料性附录。2DB34/T565-2005绿色食品(A级)菜豆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菜豆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农药使用原则、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

4、A级)菜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868-1998蔬菜塑料周转箱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748-2003绿色食品豆类蔬菜3产地环境条件绿色食品(

5、A级)菜豆的产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田块,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宜。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4生产技术4.1品种选择4.1.1选择原则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4.1.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指标应达到: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2%。不使用转基因种子。4.2整地作畦适时早耕地,一般耕深25cm左右,精细整地,疏松土壤,开沟作畦,畦宽1.3m—1.5m、沟宽30cm,沟深15cm—20cm,做到排灌通畅。4.3肥料使用4.3.1肥料选择3DB34/T565-20

6、05按NY/T394-2000执行。宜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不施用硝态氮肥。4.3.2施肥量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70%以上。一2般每667m基肥用量为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000kg、复合肥30kg、硫酸钾或氯化钾8kg—10kg。4.4适期播种4.4.1种子处理精选种子,除去有病斑、虫蛀、损伤的种子及菌核等杂质,晒种1天—2天。4.4.2播种期露地栽培:4月上旬~4月中旬播种。大棚栽培:2月中旬~3月中旬。在幼苗不受霜冻的前提下,适当早播。4.4.3播种方式与播种量2直播,每667m栽培面积的用种量

7、:蔓生种用种2.5kg—3kg,矮生种4kg—5kg。4.4.4种植密度植株高、分枝多、土质肥沃、肥水供应好、气候适宜时,应适当稀植;反之,则应适当2密植。一般,矮生种行株距35cm×30cm,每667m栽植4500穴—5500穴,每穴2株。蔓生2种行株距50cm×45cm,每667m栽植2400穴—3000穴,每穴2株—3株。4.5田间管理4.5.1补苗间苗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缺,促进苗全。补苗的方法分为补种和补苗,其中补种以浸种催芽播种为宜。如苗过多或过密,宜及时间苗,淘汰病苗、弱苗和杂苗,促进苗壮。4.5.2中耕除草未覆盖地膜栽培时,应于苗期雨后或追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