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

ID:38898304

大小:140.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_第1页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_第2页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_第3页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_第4页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885-2009 淮南麻黄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885—2009淮南麻黄鸡2009-02-18发布2009-02-1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885—2009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起草。本标准修订人:姜润深、谢俊龙。本标准于1987年12月28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DB34/T885—2009淮南麻黄鸡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淮南麻黄鸡的品种来源及分布、品种特征、种用性能、肉用性能、种蛋标准、雏鸡标准、种鸡质量检验方法、种蛋质量检验方法。本标准适

2、用于淮南麻黄鸡的品种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成年30周龄以后。4品种来源及分布该品种来源于安徽省,主要分布于淮南市、霍邱县、寿县、合肥市等地。5品种特征5.1体型外貌体型较大,体质结实。成年公鸡头颈清秀细长,胸

3、深且略向前突,体呈马鞍形,姿势雄伟而健壮;体羽紧密,麻黄羽;尾羽上翘,红黑羽相间;单冠、冠叶大而鲜红;喙、胫青色;腿细长。成年母鸡体躯丰满,胸宽;体羽麻黄或黄色;单冠、冠大而鲜红;胫细长,青喙、青胫。5.2体重标准各周龄体重见表1。表1淮南麻黄鸡各周龄的体重体重(g)体重(g)周龄周龄公母公母295±8181600±1751140±1244165±16201720±1861240±1366315±29221820±1941330±1458560±57420±44241910±2101410±15210740±76580±62302000±2251520±165

4、12920±98730±81402040±2291580±168141300±140880±95502060±2311610±177161470±1581020±112602070±2301620±1801DB34/T885—20095.3体尺标准成年体尺见表2。表2淮南麻黄鸡成年体尺体尺(cm)体尺(cm)项目周龄公母公母体斜长20.8±1.518.9±1.4胸宽6.7±0.46.6±0.4龙骨长11.3±0.69.4±0.6胸深9.8±0.78.4±0.6胫长9.9±0.59.0±0.5骨盆宽6.6±0.6胫围4.1±0.23.4±0.36种用性能主要种用

5、性能见表3。表3黄南麻黄鸡主要种用性能性能指标单位范围育雏率%97~98育成率%96~975%开产日龄d125~13025%开产日龄d138~14550%开产日龄d150~158产蛋高峰期周25~3368周饲养日产蛋数枚155~16568周提供健雏数只120~128平均种蛋合格率%96~98种蛋平均受精率%94~95平均入孵蛋孵化率%86~89产蛋期存活率%92~94产蛋期饲料消耗g/只.日86~947肉用性能70日龄的肉用性能见表4。表4淮南麻黄鸡70日龄肉用性能性能指标单位范围半净膛率%72~75全净膛率%61~64胸肌率%14~16腿肌率%10~138种

6、蛋标准蛋壳为粉色,无杂色斑点,无粪便污染,无裂纹;蛋重40g-54g,平均蛋重46g;蛋形指数为(72-76)2%;蛋壳厚度为(0.38-0.42)mm,蛋壳强度为(3.5-3.8)kg/cm;种蛋的受精率不低于90%,入孵蛋的孵化率不低于84%,受精蛋的孵化率不低于92%。种蛋应不含有沙门氏杆菌,霉形体及白血病等病菌。0种蛋在(12-18)C的条件下保存不得超过10天。种蛋出场应有种蛋合格证见附录A。2DB34/T885—20099雏鸡标准孵化20.5-21天出壳的雏鸡,绒毛光洁,脐部吸收良好,无血痕,能自行站立行走,无畸形;体重28g-40g;绒毛为麻、黄

7、羽,雏鸡背部有若干条纵向麻色条纹,杂羽(黑羽、白羽等)率不超过2%;不应携带沙门氏杆菌、霉形体和白血病等病菌。种雏出场应有合格证见附录A。10种鸡质量检验方法种鸡开产周龄、产蛋高峰周龄、产蛋量、存活率和饲料消耗等检验方法引用NY/T823-2004标准。11种蛋质量检验方法种蛋重、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受精率、孵化率等检验方法引用NY/T823-2004标准。3DB34/T885—2009附录A(规范性附录)合格证A.1种蛋合格证和种雏合格证种蛋合格证如下。种蛋合格证种禽证号兹有从我[种禽证字]购买品种代种蛋枚,经检验合格。特此证明。供种单位(盖章):

8、质检人员(签名):签发日期年月日有效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