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质的分散系

4物质的分散系

ID:38898802

大小:1.5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21

4物质的分散系_第1页
4物质的分散系_第2页
4物质的分散系_第3页
4物质的分散系_第4页
4物质的分散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4物质的分散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课题4物质的分散系●NaCl溶液●沙子放入水中搅拌●油滴入水中下列三个体系:两种相溶物质溶质溶剂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互不相溶两种液体物质互不相溶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一、几个概念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3、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思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散剂分别是什么?不同的分散系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不同。分散质直径>10-7m:悬(乳)浊液分散质直径<10-9m:溶液10-9m<分散质直径<10-7m:胶体二、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0-7m~10-9m

2、之间的分散系分散系浊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溶液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均一、稳定粒子直径举例外观特征>10-7m10-7—10-9m<10-9m泥浆水牛奶Fe(OH)3胶体NaCl溶液胶体的分类1、按分散质(胶粒)分每个胶粒是多个小分子的聚合体,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每个胶粒是一个大分子,如:淀粉、血液2、按分散剂分液体分散剂(液溶胶):血液等气体分散剂(气溶胶):云、雾固体分散剂(固溶胶):红宝石、有色玻璃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思考:溶液和胶体从外观无法区别开来,你可从哪个角度去思考找到区别的方法?自然界中的丁达尔效应浊液分散系颗粒直径>10

3、0nm胶体分散系1nm<颗粒直径<100nm溶液分散系颗粒直径<1nm胶体有哪些用途?活动与探究: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止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结论: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净水作用胶体能够使水中的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而沉降下来,具有凝聚作用,因此,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来净水。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来净水的是KAl(SO4)2·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俗称明矾,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Al(OH)3具有很好的凝聚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所有可溶性铝盐都可以作净水剂。观察与思考:在五

4、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按图1-10所示装置组装仪器,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酒精溶液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练习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NaCl溶液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B、固体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C、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E、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电解质在溶液中或

5、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电离导电离子自由移动的定向移动归纳:1、一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为非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离子化合物:一般指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般指仅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3、可溶性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水中能发生电离而导电。所有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均能发生电离而导电。例2:下列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硫酸③熔融MgCl2④胆矾晶体⑤食盐水⑥酒精⑦氨水⑧液氨⑨汞⑩BaSO4⑾SO3⑿石墨其中能导电的物质有,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⑦⑨⑿①②③④⑩⑥⑧⑾NaCl固体

6、溶于水电离HCl溶于水电离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离方程式是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NaClNa++Cl-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2SO4Ca(OH)2KClO3NaHSO4K2CO3Fe2(SO4)3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1、电荷守恒2、质量守恒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通常可通过灯泡的明暗程度来判断。现往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并连上导电性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a(OH)2和硫酸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H2SO4=2H++SO42-(2

7、)写出Ba(OH)2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灯泡的明亮程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说明理由Ba(OH)2+H2SO4=BaSO4+2H2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