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ID:38900840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流程具体任务学习随笔方法指导导学学习目标:1、能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2、能归纳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重难点:归纳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独学一、江海交汇之地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位于长江的地区,濒临海和海,主要包括市、省南部和省北部地区。2、地形位置及其重要性(1)地理位置:地处,沿江沿海港口众多。(2)重要性:如果把,比作“箭”,把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依托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3、“鱼米之乡”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密布,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2、著名的“鱼米之乡”。通过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研学P51、P52活动题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展学P51、P52活动题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巩固画出本节思维导图检测1.2007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关数据地区土地面积常住人口进出口总额(万km2)(万)非农业人口比重(%)国民生产总值(亿元)(亿元)长江三角洲1197496546862609珠江三角洲2.544927725416452根据材料判断,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A.人口总量多B.人口密度大C.城市人口比重小D.农业人口多2.“湖

3、广熟,天下足”(湖广指的是今天的湖南湖北)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①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是为了()A.通风防潮、利干排水B.便于拆迁,适合游牧生活C.防寒保温D.房顶坡度大是为了防止冬天积雪过多4.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和东海两大海域。地形以平原为主。这里气候适宜,河网密布,农业生产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及水产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2)

4、长江三角洲是富庶之地,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其中,“苏”、“杭”所在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分别是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是。(3)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气候为主,气候特点。(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为主,是我国重要的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产区。视野拓展京津冀为什么不如长三角1、对北京的依赖性太高但北京未必分肉京津冀的中心化倾向特别严重。北京凭借首都的区位优势汇聚了各方资源,金融、文化等高端产业聚集;河北眼巴巴地看着北京,等着北京分肉,但北京至今也没给他分多少肉。从目前来看,京津与冀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贫困带,贫富差距的矛盾突出。形成反差的是,长三角地区的

5、上海与杭州乃至苏州,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与深圳,形成了"多核"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基础设施连接顺畅,产业布局各有优势,城市经济发达,公共服务差距不大,区域间的融合与互补发展相对协调。2、交通物流一体化落后据媒体报道,从北京到河北邯郸市下属的武安县,需要经过高铁、汽车、出租或公交三次换乘。京津冀的交通一体化还远远未形成。而在长三角地区,从上海出发到周边各方向的县级市都有动车直达,3小时经济圈辐射效应明显。在珠三角,从广深出发到周边各市的高速公路也是四通八达。3、产业同质化各自为政且内讧严重京津冀三地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产业体系。尽管北京具有科技、信息产业优势;天津有先进制造业优势;河北有重工业优势

6、,但是京津冀之间近几年来,围绕着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产业平台搭建等等竞争激烈,内讧严重。其中主要也是由于京津冀地区涉及三个行政主体,其中两个直辖市,各自为政,这种行政划分的壁垒就导致了市场划分。相对而言,长三角、珠三角域内城市的合作气氛良好,分协作效应已经呈现。譬如上海总部经济就很好地辐射到周边地区,很多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在周边城市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而珠三角经济圈由广东省级层面统一调配资源相对容易,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但各城市错位发展效应显著,这样反而容易形成集群效应。4、京津冀市场化程度不高整体而言,京津冀发展源自行政力量,而非市场驱动。当行政命令使各种资源不断地流向北京市、天津市的

7、时候,首位城市应该起到的"涓流效应"迟迟不能出现。相对而言,珠三角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也意味着是最早实行市场化,区域内行政分割力量小,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而长三角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另一代表,市场化程度也非常高。5、京津冀多国企民营活力低京津冀民营经济改革滞后,国有企业比重太高。国企比重高的结果是其转型难,产业转移也难。而民企少,导致其产业承接能力也弱。譬如天津,周边民营企业极少,导致其缺乏承接北京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