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

ID:38903879

大小:218.2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1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_第1页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_第2页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_第3页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_第4页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_第5页
资源描述:

《GB 124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基麦芽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48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2010-12-21发布2011-02-2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12487—2010前言本标准代替GB12487—2004《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本标准与GB12487—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取消了铅项目及相应的试验方法;——乙基麦芽酚含量指标由≥99.2%修改为≥99.5%(以干基计),砷指标由≤2mg/kg修改为≤1mg/kg。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2487—1990、GB12487—2004。IGB

2、1248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糠醛为原料经化学合成法生产的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1化学名称3-羟基-2-乙基-4-吡喃酮3.2分子式C7H8O33.3结构式3.4相对分子质量140.14(按2007国际相对原子质量)4技术要求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取适量

3、实验室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培养皿内,组织状态粉末状、针状或粒状结晶在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气味具有水果样焦甜香气,无杂气GB/T14454.21GB12487—2010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乙基麦芽酚(C7H8O3,以干基计),w/%≥99.5附录A中A.4熔点范围/℃89.0~92.0附录A中A.5水分,w/%≤0.30附录A中A.6灼烧残渣,w/%≤0.10附录A中A.7砷(As)(/mg/kg)≤1附录A中A.8重金属(以Pb计)(/mg/kg)≤10附录A中A.92GB12487—20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方法A

4、.1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A.2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按GB/T603之规定制备。A.3鉴别试验A.3.1试剂和材料A.3.1.1乙醇(95%)。A.3.1.2盐酸溶液:1+1。A.3.1.3三氯化铁(FeCl3·6H2O)溶液:10g/L。称取1.0g三氯化铁(FeCl3·6H2O),用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备用。A.3.2分析步骤称取约20m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1mg

5、,溶于10mL乙醇(95%)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2滴,盐酸溶液3~5滴,摇匀,溶液应呈紫罗兰色。A.4乙基麦芽酚的测定A.4.1方法提要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样品气化后经色谱柱分离,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A.4.2试剂和材料A.4.2.1无水乙醇。A.4.2.2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8%。使用前需用脱水装置、硅胶、分子筛或活性炭等进行净化处理。A.4.2.3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9%。使用前需用脱水装置、硅胶、分子筛或活性炭等进行净化处理。A.4.2.4空气:无腐蚀性杂质。使用前进行脱油、脱水处理。A.4.3仪器和设备A.4.3.1气相

6、色谱仪: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的规定。A.4.3.2色谱数据处理仪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色谱工作站。A.4.3.3进样器:自动进样器或1μL微量进样器。A.4.4色谱柱和典型操作条件推荐的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见表A.1。典型色谱图见附录B中图B.1,各组分的相对保留3GB12487—2010时间见附录B中表B.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表A.1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色谱柱5%苯基二甲基吡唑啉酮(phenyldimethylpolysilooxane)毛细管柱柱长×柱内径×液膜厚度30m×0.3

7、2mm×0.25μm柱温度/℃110气化室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量/(mL/min)30燃气(氢气)流量/(mL/min)30助燃气(空气)流量/(mL/min)300分流比50:1进样量/μL0.5A.4.5分析步骤A.4.5.1样品制备称取1.2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1g,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以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A.4.5.2测定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表A.1所示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即可开始测定。用微量进样器或自动进样器进样,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工作站处理计算结果,以面积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