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

ID:38908241

大小:2.49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6-21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_第1页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_第2页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_第3页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_第4页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病毒简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虫病毒应用简介胡家鑫2009.12主要内容1前言2昆虫病毒的类群3重要昆虫病毒概述4昆虫病毒的生产5昆虫病毒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1.前言昆虫病毒是引起昆虫致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最早关于昆虫病毒的记载是中国,在1149年出版的《农书》中,就记载有家蚕的“高节”“脚肿”病,这就是现在所称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病。2昆虫病毒的类群病毒virus:一类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由单一的核酸(RNA或DNA)组成中心核、核外包裹一层外壳蛋白组成。病毒病viraldisease:由病毒病原体引起的疾病。2.1昆虫病毒的基本特征昆虫病毒的一般构造:-昆虫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构造的生物体-主要

2、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子(virion),由两部分构成:内面是核心(core),成分为核酸;外层是衣壳(capsid),成分是蛋白质。有些衣壳外包被有囊膜。成分为脂类。核酸的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病毒的遗传变异性和传染性。蛋白质的功能是保护核酸,并决定病毒的抗原性。不同种类病毒的结构2.1昆虫病毒的基本特征昆虫病毒的侵染活动:在寄主外存在时没有代谢、生长和繁殖,只保留在适宜条件下侵染寄主的潜在能力。在不适宜的环境下活性较易丧失。对温度很敏感,在55℃-60℃时,病毒悬液几分钟内就会变性。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能使病毒变性失活。有囊膜的病毒容易被脂肪

3、溶剂破坏。一般常用甲醛等消毒剂来消毒被病毒污染的器皿和空气。2.2昆虫病毒的分类2.2.1分类依据:①形态学特征囊膜的有无;病毒粒子的形状、大小;亚显微结构等②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征核酸类型、核酸特性、蛋白质构成以及隔成分的含量、分子量、浮力密度和沉降系数等③生物学特征病毒入侵生物体的复制过程、寄主范围和传递方式等2.2昆虫病毒的分类2.2.2昆虫病毒的类群: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1981年通过的分类方案,所有已知病毒分为54个科和群,此外还包括5个建议的或可能的科和群。目前已经明确分类地位的昆虫病毒有11科。2.3昆虫病毒的诊断鉴定一般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方法:根

4、据染病虫体的症状进行诊断。凡是产生多角体的病毒类型,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而明确病毒的存在,并可采用某些染色方法来鉴别是哪一类具包涵体的病毒。生物鉴定方法:通过感染试验方法鉴别病毒的存在,比如接种后能引起健虫发生同样疾病。2.3昆虫病毒的诊断鉴定电子显微镜观察通常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技术和投影技术等。血清学方法该法可确定各个分离株的亲缘关系,鉴别用一般方法难以区分的病毒。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3重要昆虫病毒的概述到1986年前为止:国内外已从约1100种昆虫、螨类中分出约1690种病毒我国已从约7目26属190种昆虫中分离出234株病毒3重要昆虫病毒的概述已知昆虫病毒

5、的寄主有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革翅目、毛翅目、蜉蝣目、蜻蜓目等,尤以鳞翅目为主要寄主。昆虫病毒中的包涵体病约占90%以上,其中鳞翅目寄主约为80%,双翅目10%。在无包涵体病毒中,鳞翅目寄主占33%,双翅目23%,鞘翅目18%,膜翅目2.5%3重要昆虫病毒的概述目前已知至少有20余类的昆虫病毒,但研究历史最长、防治应用最广的是杆状病毒科中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以及呼肠孤病毒科中的质型多角体病毒。3.1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polyhedrosisviruse,简称NPV)是研究得最早和最为详细的一

6、类昆虫病毒。到1986年为止,国内外发现464株,中国约124株,其中78株为首次发现。在分类上为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的A亚组。3.1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一般形态特征:-具有较大的包涵体,称为多角体(polyhedra,简称IB或PIB),在被感染的细胞核内形成。-多角体大小常因寄主昆虫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统一寄主细胞内,多角体的形状大小也有区别。常见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立方体、不规则形等。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电镜下的照片NPV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病毒粒子杆状,所以又称为病毒杆状体。病毒粒子由外到内:囊膜(内膜)——一层脂质膜衣壳(内膜)——主要

7、成分是蛋白质髓核——由DNA组成,呈螺旋状后两者加在一起成为核衣壳。在NPV中,通常一个囊膜内由多个排列成束的核衣壳,称为病毒束。一个品系的NPV,可能每个囊膜内均只有一个核衣壳,也由可能每个囊膜内由1到多个核衣壳而成为“病毒束”,前者称为单粒包埋型病毒,后者称为多粒包埋型病毒。NPV的理化性状不溶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三氯甲烷、苯、丙酮等强酸或强碱溶液处理,能使多角体蛋白质溶解。NPV的理化性状病毒粒子外有包涵体的保护,可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多年仍不失效。对低温有较高的忍受力。如家蚕NPV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