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

ID:38908546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二)——地势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八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案授课人:蒋俊单位:雨花台中学一、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地形的主要特征二、本课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并能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验证结论。2、能结合地图和材料,领会并归纳中国地势格局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读图能力,培养绘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了解祖国的意愿,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

2、研究态度,树立辩证的分析事物的态度。三、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总体特点。2、三级阶梯的名称,大致范围及阶梯分界山脉的名称和位置。四、教学难点:1、利用地图绘制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2、举例说明我国地势格局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水力发电等方面的影响。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六、教学过程:教学实施过程设计思想学法指导导入新课:(出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图片)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峰峦叠嶂、延绵起伏、挺拔俊美的山峦;有气势坦荡的高原;有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微微隆起、俊俏秀美的丘陵;更有一个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

3、——盆地。你是否为这些美景而陶醉?是否为生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出示中国地形图)而打开中国的地形图,你是否又为那五彩斑斓的色彩而着迷?就让我们带着陶醉,带着着迷,带着自豪,去学习今天的地理课——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新课教学: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各种地形,在地图上可以如何表示?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师:对,那么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分别对应什么样的海拔高度呢?请大家观察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答案。(出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各种颜色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师小结:总体来说,陆地上海拔由低到

4、高对应的颜色也是由浅入深。师:(出示俄罗斯地形图)大家对比一下中国和俄罗斯的地形图,哪一种的颜色更复杂多样呢?这反映出两国的地势总体有何差异?生:中国地形图颜色更多更复杂,说明中国的地势起伏更大。师:我国的地势起伏很大,那么这种起伏有没有规律呢?请大家继续观察中国地形图。活动2: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海拔0——500米(绿色),500——2000米(黄色),5000米以上(褐色)地区分布的大体方位。师小结:(指图)东部沿海地区海拔多为0——500米,多为绿色,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海拔多为500——2000米,多为黄色,西部青藏高原地区

5、海拔5000米左右,为褐色。师:那么同学们可以根据观察的结果,归纳中国地势的总体空间走向么?生:中国地势西部较高,西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最低。总的来说就是西高东低。展示5类地形的图片,直观简便,不过多耗散学生注意力,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习热情。利用区域的分析对比来使学生对中国地势特点的认识深化。也可使学生感受到进行区域对比是研究某区域环境的重要方法。此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将图上信息和文字之间转换的能力。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例,从图例中获取各颜色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师依实际情况引导纠正,并小结)板书:中国地势特点:1、西部高东部

6、低师:下面我们就来动手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活动3:依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地形图,绘制简易中国32°N地形剖面图(活动过程: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沿32°N线共跨越了80°E,90°E,100°E,110°E,120°E这5条主要经线;第二步,在纸上画一条长约20cm的横线,表示32°N,将其四等分,共5个点,分别标上80°E,90°E,100°E,110°E,120°E;第三步,取合适的间距(建议5cm),在32°N横线上方绘出5条平行横线,分别表示10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第四步,建议学生

7、在地图册上找出(32°N,80°E);(32°N,85°E);(32°N,90°E);(32°N.95°E);(32°N,100°E);(32°N,105°E);(32°N,110°E);(32°N,115°E);(32°N,120°E)共10个点,对照图例观察其大致海拔高度;第五步,将以上10个点依照海拔高度,标记在纸上相应的位置,并用相对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整个活动中教师首先提出要求,然后巡视全场,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展示优秀作品,同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将剖面图画的更加精确,应如何操作?”——应尽可能的多

8、取参照点)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中的剖面图进行对比)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除了验证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一结论外,还有什么新的收获?(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剖面图,可点拨提问: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到东海拔下降的幅度均匀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地势从西向东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