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

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

ID:38913681

大小:8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1

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_第1页
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_第2页
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_第3页
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GBT 7717.13-1994 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unc678.745.32G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s/T7717.13一94工业用丙烯睛酸度的测定滴定法Acrylonitrileforindustrialuse-Determinationofacidity-Titrimetricmethod1994一07一04发布1995一04一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用丙烯睛酸度的测定滴定法“/T7717.13-94Acrylonitrileforindustrialuse-Determinationofacidity-Titrimetric二eod,1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圈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睛酸度的

2、非水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丙烯腑的酸度(以乙酸计)大于o.0001%(m/二)的试样。2引用标准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的安全通则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方法提要试样在不与二氧化碳接触的条件下,以百里酚蓝为指示剂,用碱的醉溶液滴定酸的总量。4试荆与溶液除另有注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的水均符合GB6682规定的三级水规格.4-1氢氧化钠。4.2氮气:含量大于”.9'n(V/V),4.3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SO

3、.)=0.1mol/L]:按GB601规定制备。4.4异丙醇:用经钠石灰除去二氧化碳的氮气吹洗10^-15min,4.5氢氧化钠异丙醉标准滴定溶液[c(NaOH)二0.01mol/L],按下述方法制备:配制氢氧化钠饱和异丙醉溶液,放置3-4天,以沉淀碳酸钠,然后吸取上层澄清溶液,其浓度以百里酚蓝为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4.3)标定.再用异丙醉(4.4)稀释至‘(NaOH)=0.01mol/L。该溶液贮存于用橡皮塞盖紧的玻璃瓶中,此液经多次使用后应考虑重新标定。4.6百里酚蓝指示剂:1K/L的异丙醉溶液。5仪器和设备5.1量筒:100mL,5.2带氮气吹管的具塞锥形瓶:25

4、0ml,,其结构如下图示:国家技术监,周1994一07一04批准1995一04一01实施GB/T7217.13一94徽t洲定管盆气排出胃饭气吹入管巧-2amm5.3微量滴定管:5mL,分度值0.02mL,54秒表。6采样按GB/T3723,GB/T6678,GB/T6680的规定采取样品.了分析步吸用量简量取75mL试样置于预先用氮气置换过的锥形瓶(5.2)中,加入5滴百里酚蓝指示剂(4.6),摇匀,盖上塞子,再用氮气置换5min,然后在继续通氮条件下用氢氧化钠异丙醉标准滴定溶液(4.5)滴定至出现蓝色并在30:内不消失为终点.注:叔气流量为200^"500mL/min.8分析

5、结果的裹示8.,计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酸度X(以乙酸计),按下式计算:t.v·cx0.06005、,.,‘碑气今------;:丁气了,户一--入luv了办入P式中:v—试样消耗氮氧化钠异丙醉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氢氧化钠异丙醉标准滴定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P—试样密度,g/mL;0.06005—与1.00mL氢氧化钠异丙醉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的质量。8.2结果的表示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两次重复测定结果之差应符合第9章精密度的规定,测定结果应精确至。.00001写。cs/T7717.

6、13一949箱密度9.1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人员使用同一台仪器,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用正常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两次重复测定,其测定值之差应不大于其平均值的2写(95%置信水平).10报告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a.有关样品的全部资料,例如样品的名称、批号、采样点、采样日期、时间等.b.本标准代号.c.分析结果.d.测定时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的细节及其说明.e.分析人员的姓名及分析日期等。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二厂负贵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成发、俞

7、婉青、孙家萃、刘铭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