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快乐成长

幼小衔接快乐成长

ID:3892607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幼小衔接快乐成长_第1页
幼小衔接快乐成长_第2页
幼小衔接快乐成长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快乐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小衔接快乐成长无锡市爱尔艺术幼儿园家长学习讲座稿孩子们还有一年就将升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相信很多家长最近的话题也一定围绕着孩子的入学问题,比如现在需要给孩子学些什么、给孩子选什么样的小学比较合适、入小学需要做哪些准备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为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入学准备。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1.片面性衔接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能力与习惯的衔接。互动:家长最关注小学什么?2.突击性衔接误认为入学前半年才衔接,忽视儿童在入

2、学前就应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加以培养。案例:小辉妈妈的不正确引导和强化训练导致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恐惧心理。互动:“拔苗助长”的教育给家长什么启示?(违背了孩子身心规律,效果适得其反)幼小如何衔接1、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案例:杰洋上小学,课堂上老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杰洋父母很着急,但又束手无策。温馨建议:儿童在入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和规则意识。家长要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案例:文滔害怕上学,一上学,他要自己系鞋带,自

3、己整理文具。这些活原来是奶奶和保姆“包办”。同学们笑话文滔,文滔觉得丢脸,于是不想上学。案例:奶奶追着孙子喂饭。分享:溺爱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爱得过度就会发生质变!温馨建议:“隔代教育”的溺爱现象是造成孩子不良心理和坏习惯的“罪魁祸首”。溺爱就是害(1)迁就的爱(2)庇护的爱(3)娇惯的爱分享: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可科学和艺术的爱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的,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学会真正爱孩子(1)不迁就:让孩子懂得应该和不应该。(2)不纵容:教孩子学会辨别对与错。(3)不代替:做一个“有心的懒妈妈”。“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司马光温馨

4、建议:自己叠衣服、吃饭、穿衣、收拾学具、整理书包、系鞋带、洗澡、独立睡觉,是孩子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本领。分享:谁帮助孩子代劳,谁就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2、进行学习动机与态度的培养案例:一天老师问建新长大后想做什么?建新不假思索地说想像做大老板,挣大钱,开奔驰。温馨建议:新入学的儿童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家长应把孩子学习动机与理想结合起来。通过讲他崇拜的人是如何奋斗的故事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需与动力,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和智能倾向有意识地培养。3、交往的能力培养案例:红伟入学后不断打同学,爸爸几次被叫去给被打的孩子家长赔礼,回家后爸爸越想越气,这么大年纪还经常替儿子低头

5、认错,于是,家里又出演了一场“暴力片”。温馨建议:孩子入学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幼儿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的意识和能力。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与人相处的美德故事,多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更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分享:家长行为是一种投射,孩子的行为是一种反射。4、责任意识的培养案例:潘军入学都两个月了,每天回到家里就想玩,不想做作业,父母说他还像在幼儿园一样,一点学习的样子都没有,真是急死人。温馨建议: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玩与学的关系,不要把玩和学对立起来,否则孩子会排斥和厌恶学习。教会孩子分清主次,学会控制自己,养成对学习负责的意识和习惯。5、效率意识的培养案例:小斌懂事听话

6、,可是做事慢慢吞吞,作业经常最后一个完成。温馨建议:天生慢性子的孩子,在入学前要进行时间效率意识的培养。多进行有时间控制的操作训练,包括做完一个游戏,画完一幅画都要明确时间。6、角色转变的培养案例:元元特别喜欢卡通的东西,房间里全是卡通玩具,上小学后,天天哭着要把自己的桌椅换成卡通的。温馨建议:提前让孩子到学校熟悉环境,房间布置要明亮和高雅,不宜太卡通或太花哨。总之,幼小衔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从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去改变,从而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我真心的希望幼儿在成功过渡为小学生的同时,既学会了守纪律,又不失去原有的意趣和创意,这才是幼儿衔接的真正意义。家长应配合

7、老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3、提高孩子的知识技能(1)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坚持和孩子多说话,坚持用规范的语言说话。(2)学习拼音,拼音书写一定规范,要找准第几格和书写的位置。要和学校教育相统一。要练习写好自己的名字。(3)尽量多识字,提前读写,增加阅读量,减轻上学后的学习负担,适应小学新课改的要求。(4)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建议家长每天陪孩子读半个小时的故事,做到声情并茂,大声朗诵。4、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