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

ID:38930604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1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_第1页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_第2页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_第3页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_第4页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史实知识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史实知识汇总一、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错误认识(古希腊)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到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有质量决定:质量越大,下落越快二、伽利略(意大利)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惯性----小球斜面实验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只与高度有关(从理论上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3.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认识和研究物理现象及规律的方法4.发现单摆的等时性三、牛顿(英国)1.发现了重力、万有引力的规律(没有得到万有引

2、力常量的值)2.提出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运动学三大定律3.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光是一束粒子流(错误的理论)4.牛顿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四、胡克(德国)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弹簧弹力的规律----胡克定律五、开普勒(德国)发现太阳系天体运动三定律六、卡文迪许(英国)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G=6.67x10-11N∙m2/kg25一、惠更斯(荷兰)1.从理论上成功的解释了波的反射、折射现象----惠更斯原理2.得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3.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光是波二

3、、富兰克林(美国)通过风筝证实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并发明了避雷针;命名了正负电荷三、密立根(美国)通过带电油滴实验发现了基本电荷量--—元电荷e=1.60x10-19C四、库仑(法国)发明了库仑扭秤,利用扭秤,他根据实验得出了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库仑定律。把同样的结果推广到两个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标志着电学和磁学研究从定性进人了定量研究;五、安培(法国)1.发现了电流的规律2.电流周围磁场的判断方法—--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3.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任何物质内都存着一种环形电

4、流即分子电流4.得到了安培力的规律六、奥斯特(丹麦)发现了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电流磁效应七、法拉第(英国)1.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且第一个利用电场线和磁感线的形式来描述电场和磁场2.提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八、特斯拉(美国)1.交流电的发明者51.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韦伯(德国)磁通量单位命名者二、洛伦兹(荷兰)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的受力规律----洛伦兹力三、麦克斯韦(英国)1.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2.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存在—提出光是电磁波理论四、赫

5、兹(德国)1.从实验上(赫兹的电火花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2.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现象相关链接:(1)1895年,俄罗斯物理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各自独立发明了无线电波。马可尼使他的发明发展为完整系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应用。1897年5月18日马可尼的横跨海峡的无线通信取得成功。1901年无线电波越过大西洋…(2)1927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3)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五、托马斯·杨(英国)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成功的证明了光是波六、菲涅耳(法国)光的衍射现象

6、----泊松亮斑七、伦琴(德国)发现伦琴射线(也叫X射线,是一种频率介于紫外线与γ射线的电磁波5重点波粒二象性(按时间顺序大体排列)1.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并给出了量子常数即普朗克常量,成功的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的特点:①微观;②高速(大于光速一半);③不连续2.1887年赫兹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3.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物理的观点提出“光子说”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并给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与牛

7、顿的“微粒说”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统称为“粒子性”4.丹麦物理学家波尔结合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提出了波尔原子理论(也叫波尔氢原子理论),但该理论是错误的理论它只能解释氢原子或类氢原子的不连续发光现象(也叫轨道量子化现象),不过由于该理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需要掌握5.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X射线照射晶体后部分波长变长的现象6.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说并给出波长公式:λ=h/p7.192

8、7年戴维孙和J·J汤姆孙的儿子G·P汤姆孙成功的做出了电子的衍射实验证明了物质波的存在8.量子的不确定性关系:1927年海森堡发现了量子的“不确定性关系”:5在经典力学中,质点的运动总存在一个确定的可以预测的轨迹,因此我们可以同时确定其坐标和动量(或速动)并以此来描述它的运动状态。而实物微粒的运动具有波动性,所以它没有确定的轨迹,也就意味着它不能同时具有准确的坐标和确定的动量,这称为测不准原理。原子物理1.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证明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并给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