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ID:38934178

大小:24.8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6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7页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8页
资源描述:

《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XX区新提拔领导干部履职进修培训班第二阶段安排,在7月底前的一周,本专题调研小组在高新区职能部门的全程陪同下,对XX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情况开展调研。深入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等5个科技创新平台,生辉照明装备电子研究院等3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旭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企业,通过实地察看、现场询问、会议座谈、部门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高新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创建、科技孵化载体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组建等推进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2、 (一)政府引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  一是创新平台能级不断提升。近年来,XX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先后引进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中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北科建集团长三角创新园、中电科(嘉兴)智慧产业园、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创业创新主阵地基本形成。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区级孵化器各2家。2015年9月,XX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台能级全面提升。  二是泛孵化器建设稳步推进。

3、通过建设“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链,将现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范围和功能向前后两端延伸,推动转型提升,打造创业创新的新高地,通过努力,已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零一智慧谷、贝壳咖啡),区级以上众创空间6家。以2015年12月由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与美国AMFPHARMALLC公司合作成立的XX慧谷L.A.海外孵化器等一批域外孵化器启动。  三是特色平台建设初具规模。2012年,高新区承担了全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全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应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培育引进了福莱特、瑞翌、

4、嘉科新能源等80多个重点项目,并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XX模式”,形成了从光伏产品、装备制造到发电运维的集成光伏产业链。2016年光伏行业总产值超100亿元,XX光伏小镇成功入选十大省级示范特色小镇。  (二)主体突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企业研发体系不断完善。鼓励引导企业自建或与院士专家、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各类创新载体,并将其作为企业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目前有各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5家、院

5、士专家工作站3家。  二是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重视科技企业梯队化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均占全区总数一半以上。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2家。2016年,RD经费投入达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集聚研究与开发人员超2800人。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培育引导,高新区涌现了许多国内外行业龙头和领军团队,如瑞翌新材料完成“光伏用树脂金刚石切割线”国家标准的起草,并成功上市“新三板”;汉朔科技成为国内价签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

6、两年销售收入翻番增长;生辉照明连续两年斩获美国ces创新大奖;国千专家王宁宁的创新团队、肖旭东带领的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创业团队、许小波带领的全方位骨科手术解决方案创业团队荣获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等等。  (三)载体拓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一是广泛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建长三角·嘉兴工业设计研究院;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共建“新南威尔士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嘉兴)光伏产业联合创新研究院”,与美国创新和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共建嘉兴中心;依托上海交大南洋学院成功引进全市

7、首个中德合作双元制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与嘉兴学院共建嘉兴市大学科技园。此外,2017年以来新引进同济大学创新中心、华理工新材料创新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引进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动力电池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纳米中心等项目。  二是推进产学研联盟创立。与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共建产学研联盟工作站,以光伏产业的应用和研发需求为服务重点,通过集聚智力、培训推广、资源共享、紧密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在园区专家智库建设、人才培育与引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技术突破等方面开展合作,最终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  三是加

8、强技术服务平台创建。支持各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组建适合园区内定位主导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设计、研发、试验、检测等专业技术一条龙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但与国家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