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ID:38934359

大小:26.6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1页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2页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3页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4页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创新模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XX县是秦巴山区集中片区国定贫困县之一,贫困总人口2.7万户8.6万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全县发展的重要位置,创新推进模式,强化措施落实,破解瓶颈制约,目前全县贫困人口较2013年下降23.7%,为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决策,全域推进  按照中省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立足县域发展实际,把脱贫工作确立为“三大目标、四大片区、两大模块”,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全域推进,努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确立

2、“三大目标”,把握工作方向。将脱贫攻坚任务按时间节点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大目标,确立目标内容,部署工作开展。近期目标,到2019年,实现全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够格出列,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中期目标,到“十三五”末,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贫困返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等水平,与全国同步够格实现全面小康。远期目标,到本世纪中期,贫困人口在全省达到人口位次匹配水平,实现富裕XX目标。  二是划定“四大片区”,全域连片推进。按照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打破镇村界限,把全县划分为东、西、北、中四大片区,连片全域推进脱贫。在发展扶

3、贫产业上,东部片区依托地域宽阔、土地肥沃等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西部片区依托区位优势、生态优势等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北部片区依托百里竹廊、万亩花海等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中部片区依托蟒岭绿道沿线工业企业、商贸流通发展城市扶贫产业。通过大片区发展,促进扶贫产业集约化、高效化,提高了脱贫带动能力。在实施社会救助上,综合考虑低保、残疾、医疗、教育等社会救助政策,打通制度障碍,在片区内开设各类优质服务项目,建立片区救助政策便民服务中心,实现贫困群众片区救助体系效益化。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建设大片区涉农政策服务中心、空巢老人托管中心、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困难群众免费体检中心等服务设施,

4、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最大限度实行资源共享,实现困难群众片区服务优质化。  三是建立“两大模块”,量化脱贫标准。围绕贫困户如期脱贫,贫困村够格退出,创新设置了“标准型”和“示范型”贫困退出两大模块。“标准型”包括“一率五通五有”,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信息;村有集体经济组织、有1-2个稳定主导产业、有办公活动场所、有村级卫生室、户有安全住房。“示范型”包括“一率两强五通八有”,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村级组织“三力”作用增强、党员贫困户实现清零,集体经济组织示范带动强,村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集体经济组织;在标准型基础上,实

5、现更高水平的“五通”;村有1-2个稳定的脱贫产业,有村级集体积累或经济组织,有功能齐全的办公活动场所,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有配备完善的农村环保设施,有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户有安全住房,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两大模块”的实施,对脱贫任务“量体裁衣”,模块化推进,实现了脱贫攻坚规范有序推进。  二、健全信息,精准督导  着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通过建平台、立标志、定机制,切实落实各级责任,加强实时督导,实现全县脱贫攻坚精细化动态管理,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建立脱贫攻坚信息平台。高标准建成全省首家精准脱贫信息中心,集数据采集、统计、

6、分析、展演于一体,分为信息管理中心、投诉受理中心、评估考核中心、工作展演中心四大板块,主要承担数据分析、投诉受理、信息管理、脱贫评估等功能。通过信息平台,可全面掌握脱贫工作进展情况,实时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状况、驻村工作队及扶贫项目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了县、镇、村、户脱贫信息共享和脱贫工作精细化管理。  二是建立民生兜底服务平台。设立民生兜底服务中心,对民生保障对象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在镇、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站、工作室,集“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实时更新、快速反应”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全县民生兜底工作精细化管理。  三是实行脱贫责任挂牌管理。按照“产业扶持户”和“民

7、生保障户”两种类别,推行挂牌管理,对确定的按年度目标脱贫的贫困户分别悬挂产业帮扶户和民生保障户两种责任牌,有效夯实包扶人员责任,方便各方监督落实。  四是精准管理动态脱贫。制定包扶考核评估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实行月督查,季评比,年考核,加强对扶持对象、产业项目、资金使用、脱贫措施、包抓干部、工作成效等进行全程考评;完善“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季度收入排行榜、农民技术协会等贫困户脱贫奖励激励机制,确保贫困户有序退出,对新增和返贫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三、创新模式,精准施策  聚焦重点区域,瞄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