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

ID:38934382

大小:602.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21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_第1页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_第2页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_第3页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_第4页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第一节民法概述第二节民事主体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四节民事权利第五节民事责任第六节诉讼时效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起源二、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概念: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对象: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三、民法的基本原则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3、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原则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四、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规范在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2、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由下列要素构成: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各种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非物质利益、有价证券、权利等。五、民事法律事实1、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法律后果:(1)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2)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3)民事

3、法律关系的消灭2、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1)事件(2)行为:合法(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不合法第二节民事主体一、公民(自然人)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开始:出生终止:死亡(自然死亡,宣告死亡)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条件:①下落不明满四年或意外事故满二年;②利害关系人申请(如亲属、债权人等);③法院宣告(公告期间1年或3个月)。法律后果:引起与生理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撤销: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返还财产,适当补偿;婚姻关系不自行恢

4、复。宣告失踪目的:为其财产设立代管,不影响公民的主体资格。是指法律确认的公民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分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16以上不满18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无民事行为能力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二、监护概念:对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设立顺序: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监护人的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

5、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三、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1、个体工商户概念2、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3、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外承担的财产责任4、个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合伙人并不一定要用现金作为合伙的条件。在个人合伙中,合伙人可以拿资金、实物、技术、技术性劳动等,作为合伙的投资。应该说,凡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的标的,都可作为个人合伙时的投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四十六条规定

6、:“公民按照协议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但约定参加盈余分配的,视为合伙人。”在个人合伙中,任何一个合伙人只有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才有权代表个人合伙对外进行业务活动,如果一个合伙人未经全体合伙人的同意,他不无权代表合伙人对外进行业务活动,除非得到合伙人的追认,否则,该合伙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个人合伙中,各合伙人必须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四、法人概念: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条件:依法成立(有设立的法律规定);必要的财产或经费(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

7、资本:生产或批发50万、零售30万、科技开发、咨询服务10万)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四、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完全一致;和公民权利能力相比各不相同。法人的分类:(1)企业法人(2)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法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1、是指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特征:第一,应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第二,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第三,应是合法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及形式⑴有效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

8、示要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⑵形式要件明示形式:口头、合同、公证、登记等默示形式:不通过语言和文字以沉默的形式成立的法律行为。如《民法通则》第66条: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3、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