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

ID:38934600

大小:25.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_第1页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_第2页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_第3页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_第4页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议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色小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平台、“四化同步”新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新抓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研究发现,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持部门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需要回归特色小镇的价值本位,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系统性设计特色小镇的支撑架构

2、,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一、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行政主管机构多头,基本申报条件存在分歧,给特色小镇的申报和推进工作带来了较大困扰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政府文件主要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的147号文、221号文和2017年的81号文、102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的2125号文、2604号文和2017年的102号文,以及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73号文和国家林业局2017年110号文,其关键词主要涉及建制镇、非镇非区、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千企千镇、光大银行、特色小镇试点等。上述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给特色

3、小镇建设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动力,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疑问。  首先,主管行政机构出现了多头特征。很多人都在问主管部门是谁,究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还是一些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林业局特色小镇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倡导的特色小镇有什么区别。因此,在特色小镇申报工作中,有的地区是发展改革委(局)牵头,有的地区是住建厅(局)在牵头,目前有的体育局、林业局也分别在独自牵头做。其次,支持资金究竟从哪里来。关于特色小镇专项建设资金,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某机构下发,还是来源于发展改革委专项建设资金,还是财政部中央预算内资金,还是一些商业金

4、融机构或一些协会下属的投资机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第三,建制镇还是非建制镇。发展改革委的相关通知一般明确表示特色小镇分两种,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全是建制镇,第二批通知也要求是建制镇,非建制镇已经不再接受申报。  总之,在主管部门、支持资金来源、建制镇还是非建制镇等方面出现了多头领导和多种说法,甚至有的说法相互矛盾也自相矛盾,这给特色小镇申报和建设推进工作带来了较大困扰。比如,一大批按照非建制镇规划设计的特色小镇面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二批特色小镇的通知只能望之兴叹,目前这些非建制镇特色小镇投资主体最期待的可能是

5、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千企千镇”工程,但目前关于相关支持基金如何申报尚无明确的指导文件。  (二)开发区模式倾向凸显,存在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招商引资“风口”和指标任务逐级下派倾向  首先,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政策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且越往基层越严重。一些地区将特色小镇概念无限扩大,将一些新规划的农业项目、教育项目、工业项目、安置项目、生态保护项目等都冠以特色小镇的名义;有些地区想借助特色小镇的概念来争取款项改造旧城区;有的地区想借助特色小镇的概念来解决道路交通、污水处理问题;还有些地区急于搞特色小镇,抓住任何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名字,或某房地产楼盘的名字都直接

6、披上特色小镇的外衣。  其次,一些地方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开发建设和投资拉动的“风口”,依然是开发区式的行政主导,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盲目追求短期政绩倾向。一些地方习惯于投资驱动思维,习惯于建设产业园区的传统模式,仍以地方国企和政府投资平台为主体,潜藏着巨额政府债务风险。一些地方政府贪大、求多、图快,追求短期利益和表面形象变化,而对于特色小镇培育周期、投资规模、完成数量设置过高要求。为急于出成果、忙于出政绩,一些经济发展基础比较一般的地级市也提出要打造数十个特色小镇。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计划经济思维,要求逐级下派分配任务,完成某些数量指标。有些地方要

7、求各市、区、县均要选择出各自的特色小镇培育试点,计划形成所谓“省、市、县分级创建的特色小镇格局”。这种分级创建的思路听上去很美,尤其是将特色小镇按行政级别分为不同的层次后,看上去很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这与国家要求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基础条件较好的特色小镇的初衷并不一致。尤其是,在中西部落后地区,这种分级创建的思路和“撒胡椒面”式的配置有限优质资源没有多大区别,这很有可能造成新的投资浪费和烂尾工程。  (三)市场主体定位不准,存在将特色小镇作为“拿地拿钱”的招牌和盲目跟风现象  首先,政府对投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特色小镇相关通知中明确

8、要求“政府引导、市场(企业)主导”,但一些地方政府认为一些“稳赚不赔”的生意尤其是一些垄断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