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

ID:38935040

大小:28.3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1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_第1页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_第2页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_第3页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_第4页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XX省厅机关读书会上的发言  感谢委厅领导和机关党委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予我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  下面,我围绕“青春”“读书”和“人生”的主题,打算从五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惟自信者信人、惟成己者成人、惟惜时者功成、惟读书变化气质、惟境界成就人生。  一、惟自信者信人  读唐诗我们会发现,唐代对于一些宫闱秘事并不讳言。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李商隐的《马嵬》,都敢于直接地描绘唐玄宗杨贵妃之间的风流韵事。研究唐诗的刘永济先生说:“唐人每喜作诗讥讽明皇,可知唐代文网犹疏,若

2、宋明之世,必致得祸矣。”实则文网的疏与密犹是表象。李唐乃一开放包容的社会,究其根本,在于国家的强大与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根本上讲,这是党和国家的自信。也是由于找到了这种自信,我们提出了“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论断。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合肥)中指出,对一些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除了“三个

3、自信”,最根本的还有文化上的自信。“文化自信”是继“制度”“理论”和“道路”自信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求是》刊文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王岐山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2014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场合,总书记说,他很景仰龙场

4、悟道的王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王岐山同志在2014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了“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总源头”的论断。并且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考察时提到,“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

5、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自信心的有无,不仅对于政党、国家和社会整体至关重要,对于个人,也是须臾不可或缺。这种自信影响及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对待社会、家庭、同事、朋友的态度,往往受制于自信心的有无。自信心较强的人,怀疑心就要少;对自己各方面没有信心的人,就多有疑虑。曾国藩在家书中说,男儿自立须有一股倔强之气,否则柔靡,终不能成就事业。这倔强绝不是不听人劝、固执己见,而是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后

6、,对自己将要走的路以及立身处世的方式,有一定的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它的基础和前提便是自信。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何谓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已不能作为标准。“三十而立”,是要树立人生的自信。长远地看,这个阶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定型,道路决定命运,若能树立起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自信,便可以勉强说得上是“而立”了。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自信,才不会迷茫,才不会在各种意见、建议和干扰面前不知所措,甚至是走错道路。  二、惟成己者成人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仁”字“从身从心”,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即

7、表示心中想着自己,思考着自己。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正己、成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成就自己。  克己。“克己复礼为仁”。成语“克己奉公”,意思就是要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的内容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修己。“修己以安人”。意思是修身做出表率,建立权威,使他人安于本分,各得其所。一定程度上,“修己”与“安人”是一种因果关系——修己是基础,安人是目标。正如《大学》所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太平。”  正己。“正

8、人先正己”。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己正人,惟正己者方能正人。对于纪检监察人员来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就是要不断锤炼党性,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成己。“成己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