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ID:38942037

大小:9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21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1页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2页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3页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4页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小麦主要虫害: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为害症状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

2、病为害最大。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注意抓住防治适期和保护天敌的控制作用。⑴防治适期麦二叉蚜要抓好秋苗期、返青和拔节期的防治;麦长管蚜以扬花末期防治最佳。⑵选择药剂①用40%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兑水喷雾;②每亩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③用50%抗蚜威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2、小麦吸浆虫为害症状: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吸浆虫基本上都是一年发生一代

3、,以成长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季小麦拔节前后,有足够的雨水时越冬幼虫开始移向土表,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卵于麦穗上。防治⑴土壤处理时间:①小麦播种前,最后一次浅耕时;②小麦拔节期;③小麦孕穗期。药剂:80%敌敌畏乳油50~100毫升加水1~2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喷在20~25千克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施用,边撒边耕,翻入土中。  成虫期药剂防治在小麦抽穗至开花前,每亩用80%敌敌畏150毫升,加水4千克稀释,喷洒在25千克麦糠上拌匀,隔行每亩撒一堆

4、,此法残效期长,防治效果好。或用40%乐果乳剂1000倍;2.5%溴氰菊酯3000倍;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主要病害1、小麦全蚀病症状: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

5、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药剂防治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也可用15%三唑醇30g拌100kg种子。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6672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在上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

6、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中。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虫。(6)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6672用50g,对水20—30L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2、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

7、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别于小麦秆锈病。药剂防治在缺少抗病品种或原有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又无接班品种的麦区,需要进行药

8、剂防治。近年主要推广三唑酮(粉锈宁)、特谱唑(速保利)等。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②春季叶面喷雾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