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

ID:38946453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_第1页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_第2页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_第3页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_第4页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录 水泥砂浆找平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编号工程名称倚林佳园1区2~6#楼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交底提要:水泥砂浆找平层(起居室、卧室)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2)、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3)、水泥:采用P.O32.5矿渣硅酸盐水泥。(4)、主要机具: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磅秤、窄手推车、錾子、长把刷、大桶、小水桶、胶皮水管、木抹子、2~3m的刮杠、筛子(孔径8mm)、扫帚等。2、作业条件:(1)、楼面的垫层以及预埋管线已做完,穿过楼板面的竖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2)、墙面的+50水平标高线已弹在四周墙面上。(3

2、)、砂浆配合比为1:3=水泥:砂。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洒水湿润→抹灰饼和标筋→搅拌砂浆→铺砂浆→养护2、基层清理:先将基层上的灰尘扫掉,,把基层上的松动砼、砂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3、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50水平标高线,向下量测出砂浆层标高,弹上标高线,根据标高线拉水平线贴灰饼,横竖间每隔1.5~2m抹5cm*5cm灰饼找平墩。找平砂浆的厚度为2cm,如房间较大,还须抹标筋4、陶粒过筛、水闷:为了清除陶粒中的杂物和细粉末,陶粒进场后要过两遍筛,第一遍用大孔筛,第二遍用小孔筛,使5mm粒

3、径含量控制在不大于5%的要求。在浇筑层前应在陶粒堆上均匀浇水,将陶粒闷透,水闷时间应不小于五天。5、搅拌:先将骨料、水泥、水均按重量计量。骨料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由于陶粒预先进行水闷处理,因此搅拌前根据抽测陶粒的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搅拌时先加1/2的用水量,然后加入陶粒和水泥,搅拌约一分钟,再加剩余的水量,继续搅拌不小于两分钟。6、铺设、滚压:浇筑陶粒砼厚度不得小于4cm,强度等级为CL7.5。(1)、在已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湿润。(2)、涂刷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结合层。(3)、铺已搅拌好的陶粒砼,用铁锹将砼铺在基

4、层上,以做好的找平墩为标准将灰铺平,比找平墩高出3mm,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找平,如厚度较薄时,可随铺随用铁锹拍压密实,并随及用大杠找平,用木抹子搓平,全部操作过程要在2h内完成。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编号工程名称倚林佳园1区2~6#楼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交底提要:陶粒砼垫层(起居室、卧室)交底内容:浇筑陶粒砼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木方或木板挡好断槎处,施工缝留在门口与走道之间,接槎时应在施工缝处涂抹水泥浆(W/C为0.4~0.5)结合层,再继续浇筑。浇筑后应进行洒水养护。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

5、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三、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陶粒砼使用的水泥、陶粒、砂子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2)、陶粒砼垫层的材质、强度、密实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要求。(3)、陶粒砼垫层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和表面松散、裂缝等缺陷。2、允许偏差项目:表面平整度10mm标高±10mm厚度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四、成品保护1、垫层施工过程中不得碰撞门框、管线和已完的立墙装修面层。2、施工完的垫层应注意养护,常温3d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3、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复盖保护,避免在垫层上搅

6、拌砂浆、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垫层。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编号2001/12/25工程名称倚林佳园2区19#楼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交底提要:主体钢筋工程交底内容:(5)、绑扎钢筋拉钩,钢筋卡具:钢筋拉钩直筋:墙厚小于250mm时为φ6,墙厚大于等于250mm时为φ8,横竖向间距为60cm,梅花型布置,钢筋保护层卡具,横竖向每1米放置一根,梅花型布置。塑料环圈与之交叉布置,竖向间距1米,双面对称,梅花型布置,不得乱放或漏放,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距墙体顶部水平筋50cm左右处绑扎。墙体立筋间距控制准确,确保钢筋间距不移位,均

7、匀不偏位。3、梁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画梁箍筋间距→放箍筋→穿梁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成型(2)、画梁箍筋间距:在梁模板上用粉笔按设计要求画出箍筋及加密箍筋间距线。(3)、按各"区间"的箍筋根数放好箍。(4)、穿梁钢筋:先穿下层钢筋,再穿上层钢筋,主次梁交接处应合理按排好穿插顺序。(5)、绑扎成型:绑扎梁上部钢筋时应采取套扣法绑扎如附图。主筋应绑扎到位,上部(或下部)双排钢筋时应采用Ф25钢筋短头卡在中间,确保双排筋分开,并满足设计要求。(6)、箍筋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10d。(7)、梁端第一个箍筋距柱节点5cm,次

8、梁搭在主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