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

ID:38960522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2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每逢佳节倍思亲》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陆静【教材分析】《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课题源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诗,这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脍炙人口、常被人引用的一句。本文通过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形象化地解释王维这首诗,把这首诗扩展为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方便了学生对原诗的体会与理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

2、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悟诗句内容,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背诵诗句。【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课时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鉴于“文包诗”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以诗为核心,以文为对照,以情为串联,以读为本,以悟促读,读出情,读入境,达到与文本的情感交融同构。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表达、交流,既较好地理解诗意,体味诗情,领略意境,又在完成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初感“思亲”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想象在过这些节日时

3、,你们都会做些什么?2.欢度节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你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看来你们过节的时候一定特别的开心,这些让你们高兴的节日就叫“佳节”。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师补充课题3.读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古诗,走近文本1.课题是一句千古绝唱,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读读这首诗吗?那就自由地大声地读吧!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解题: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知道了,九月九日是重阳佳节。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的家乡。 (简笔画:华山,板书)4.指导朗读。 5.刚才有同学提出疑问:明

4、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三、诗文对照,走进诗人1.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1)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起来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指说,指读)(2)相机理解“扶老携幼”爸爸妈妈一手搀扶着爷爷奶奶,另一手牵着孩子,一家老小欢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是“扶老携幼”(3)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极了,这就叫“兴高采烈”。(4)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5)你还能想到哪些成语?(出示拓展成语)2.过渡:

5、原本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该开开心心的才是,可王维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为何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呢?(1)同学们,读书就是同文字交流,同书中的人物对话。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思考(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①读了这一句,映入你眼帘的是哪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受?你离开过家一段时间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②师边板画边述:王维只身一人到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求学,华山以东是王维的家乡,两地相隔千里,从王维的家乡到长安行程马车要整整一个月啊!谁再来读读好这句话。③15岁,还是一个孩子

6、,就背井离乡,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情境说话训练)指名朗读他还是一个孩子,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呀,谁来读?(3)当王维看到人们过节这么开心这么愉快,他怎样呢?用课题里的哪几个字可以说明王维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倍思亲)知道“倍”的意思吗?(更加)是的,平时就已经非常非常思念家乡亲人了,每逢节日,这种思念之情就更加强烈了。再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你读懂了哪两句诗的意思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你读懂了课文,就能读懂诗句,这就是“文包诗”这类课文的特点。3.王维独自一人来到长安,人生地不熟,他身在山的这一边,而心却早已飞到山的那一边了

7、,看着大街上到处洋溢着过节的欢乐气氛,王维怎能不“倍思亲”呢?此时此刻,他不由得想起了什么呢?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①自由朗读这两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我曾经__________,也曾经_________,也曾经_______________。”②想到这一切,王维怎能不“倍思亲”?③出示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a在重阳佳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