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

ID:38962028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2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方寸之地有”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寸之地有“文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微课程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姚丽课程设计意图: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中。对日常生活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评价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要求提高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各种产品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关注的是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

2、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活动目标A、知识目标:通过对西湖之旅线路的设计和旅游门高铁车票的收集、展示、交流,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了解旅游常识以及旅游景点背后的文化的探知等等。B、能力目标:通过访问,网上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形成知识的能力。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合作互助,培养协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C、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之情,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等。更多的挖掘语文学习资源。D、发展目标: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3、决问题。对大自然环境保护,对旅游产生探求兴趣。发现学习语文的更多途径。二、学习资源:1、车票、门票、西湖景点的图片;2、手机旅游APP、百度等网站;3、访问、调查去过西湖旅游的人。三、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调查访问去过西湖旅游的人,上网查寻有关景点的图片及介绍,收集的出去游玩门票、车票、飞机票图片。2、ppt,实物投影仪3、事先分组,并提前宣布要解决的问题:交通、住宿、游玩的线路、景点文化。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完成的任务。四、教学过程:一、图片、情境设置激趣导入。1、金秋十月是个适合外出

4、游玩的好时节,可是由于上学,机会很少,没有关系跟随老师,观看图片,回忆课本中曾经带着我们去过的那些地方。(播放图片,课本中曾描写过的东方明珠、拉萨、趵突泉、九寨沟、西湖……)指答(预设学生能用课本中的语句描述图片上的景色)2、文中把西湖写得那么美,老师特别想去走一走、看一看,是不是名副其实。之前老师请大家为老师制定西湖之旅攻略,不知大家完成的怎么样?【设计意图】:用好教材,从课本出发,再设计通过为“老师制定旅游攻略”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任务驱动、交流汇报1、出游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那个小组为我解

5、决这个问题?A、预设:通过手机旅游APP,学会订高铁车票,并学会解读车票信息把方法教给同学。B、出示高铁车票、飞机票,关注车票信息,能正确、全面解读车票信息。【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课外、生活中的资源,通过本组成员展示,让其他学生学会解读车票上信息。懂得读懂车票信息对准时出行的重要性。2、交通问题解决,接下来是解决住宿。A、小组汇报(通过网络、手机等高科技渠道订酒店,并通过各种条件的筛选,选择最适合的酒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学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汲取有价值的信息。3

6、、交通、住宿安排好了,我想知道西湖之行的形成优势怎么安排的?A、门票预订、门票信息解读。让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门票,观察门票上都有哪些信息需要关注的。(时间、注意事项、景点地图……)B、通过观看图片、同学简单讲解,介绍西湖景点和行程安排。【设计意图】:学生能从图片中发现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阅读的信息或结论。4、看着图片,听着同学们的简单介绍,我觉得这样的游玩意义不够深刻,不够深度,我想了解和西湖更多相关的知识,丰富我的西湖之行。A、和西湖相关的传说.(预设和西湖形成的相关出说,白蛇传的传说、苏堤、白

7、堤、雷峰塔等著名景点的传说)B、文人、使人笔下的西湖。(《题临安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交流、背诵三、总结1、我国的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令人向往的地方很多,西湖只其中的“方寸之地”居然有这么多的故事,真是方寸之地有“文章”。2、通过这一次旅游攻略的制定,我们发现小小的手机、电脑、车票、门票也是一个学习语文的途径,也藏着许多知识,真是方寸之地有“文章”。四、拓展、延伸今后大家有机会出去旅游,能为自己制定一份旅游攻略。教学反思:在阅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

8、“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我发现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我就在想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文本”?通过查阅资料,“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平时的教学中怎么进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我发现“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