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

ID:38966166

大小:365.8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2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_第1页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_第2页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_第3页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_第4页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父母教养方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父母教养方式、价值观对 幼师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引言文献综述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具体进度安排引言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就成为了学校德育目标之一。幼师生的年龄大多为16—18岁,且以女生为主,她们正处于青春期,易激动、兴奋,也易消沉、愤怒,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她们今后将要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她们自身的素质和品行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就显得犹为重要。社会要求她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那么,这一特殊群体的道德行为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她们道德行为的发展和成熟?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师生道德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全面了解幼师生的道德行为发展状况,就必须对她们的道德行为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众多变量中,个体差异、社会环境因素已经别被证明是影响个体道德行为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探究家庭因素及学生自身特点与其道德行为的关系模式是必要的。为此,本研究

3、选取幼师生作为被试,通过考察家庭环境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个体认知因素中的价值观对幼师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做好当前幼儿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文献综述1.1道德行为的研究综述1.2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1.3价值观的研究综述1.1.1道德行为的概念幼师生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的实践活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亦是衡量她们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主要涉及言语文明、举止文雅、生活自律、行为自控、诚实守信、孝

4、敬父母、尊敬老师、礼貌待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维护公德、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方面。1.1.2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很多研究者从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集体意识、诚实行为等方面研究的道德行为影响因素,归纳一下主要分为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个体因素:性别、年龄、道德判断水平、角色采择能力、价值取向、学业成绩等外部因素:社会文化、情境特点、榜样、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a.个体因素1.性别有研究表明,道德行为表现存在性别差异。王蕾(1994)、李丹等人(1996)、彭蕾(2004)、洪丽(200

5、5)的研究结果均发现女生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但有研究也发现,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并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满晶、马欣川(1994)、傅根跃(2001、2003)、李幼穗、赵莹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在各年龄组之间,这些行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年龄大量研究发现,儿童的利他行为、助人行为、分享行为等道德行为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傅根跃等人(2002)、胡雁波(2004)、岑国祯、王丽(2004)、杨爱莲(2004)、李幼穗、赵莹等人(2008)的研究均得出相似的结论。但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

6、长,道德行为反而下降张嘉纬(1993)的研究表明:12~16岁儿童的利他行为呈递减趋势。满晶马欣川(1994)、庞维国、程学超(2001)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李丹(1996)运用自编问卷,对173名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他态度和利他行为倾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持既不冷漠也不利他态度和行为倾向者占大多数,利他态度和行为倾向在年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是指运用己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1)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呈显著正相关Eiesneb

7、rg(1991)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推理相对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比那些处于低水平的同伴更倾向于助人和慷慨表现。彭蕾(2004)用自编的问卷调查了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情况,结果发现:道德判断水平高的中小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道德行为。(2)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刘志军(2001)研究了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是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因素,中学生同伴关系是亲社会行为的预

8、测因素。4角色采择能力角色采择能力是指理解并推知他人情绪情感反应、思想、观点、动机和意图的能力。国外研究己证明角色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即角色采择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Underwood&Moore1952;Barrett&Yarrow1977;Peterson1983)李丹(2001)对210名5一7岁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捐献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角色采择能力与其捐献行为有一定相关,角色采择能力强的被试有更多的捐献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