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

ID:38967186

大小:3.5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6-22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_第1页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_第2页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_第3页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_第4页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季风的形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现代季风的形成演变及自然带的调整与三大自然带的出现(一)我国季风的形成与演变1、我国季风的形成时期和季风环流建立的四个阶段.(1)我国季风早在第三纪初期,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已经存在了古季风环流,其环流形势、形成机制和主要气候特征,与现代季风已无本质区别青藏高原的隆起只是使季风环流进一步加强,中国气候图式因高原隆起趋于复杂化;第三纪末或第四纪初期。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传统论点,其中周廷儒、张林源,的意见有一定代表性。前者指出,上新世末和第四纪初,西部高山高原急递上升,地势逐级下降,大陆和大洋对比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我国季风环流形势,后者认为,第四纪初期青藏高原

2、上升到2000m左右,我国三个大的地貌阶梯基本形成,高原对大气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开始出现,现代东亚季风环流型式形成;早更新世中期,张兰生(1984)根据黄土沉积年代等间接证据,推断我国现代季风形成的时间应不早1.8MaBP,但也不晚于1.2MaBP。后来(1990)又说,现代季风环流的建立已接近是中更新世时期;中更新世晚期,高由禧等(1984)认为,到了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隆起到3000m高度,海陆季风和高原季风开始形成,但和现在的季风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可见,造成上述意见纷乱的原因,主要在于青藏高原隆升达到多少高度才能导致现代季风形成,其次是青

3、藏高原不同地质时代的抬升幅度各家推论结果不等。近年,不少学者对该问题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根据最新研究资料,还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2、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1)青藏高原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以10%的高原高度间隔、用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对季风影响的系列数值试验和地形高度和地球轨道参数对风速、大气湿度等影响的系列数值试验。高原隆升达到现代高度的一半是东亚北部出现近地面风冬、夏反向的重要条件,并且高原隆升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远大于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收集、整理和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大部分台站有器测记录以来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结

4、合NCAR/NCEP的全球四维同化系统获得的再分析资料,提出青藏高原可视为东亚季风气候变率的放大器。通过数值试验研究提出青藏高原为东亚季风轨道尺度气候变率的放大器,这一观点可以解释大约自3.2MaBP开始中国黄土记录的东亚季风气候地轴倾角和岁差周期分量振荡的显著增强。高原抬升对我国环境演变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引起现代季风的形成。季风出现的年代难以直接测定,但从间接证据可以作出大致的推论。(2)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形成与发展是青藏高原隆起的另一产物。我国西北内陆本因距大西洋和北冰洋等水汽源地距离遥远、东部夏季风影响徽弱而少雨,青藏高原隆起至少从三个方面强化了

5、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在西北内陆盆地形成世界上,最干旱的荒漠环境:一是阻档西南暖湿气流携带的水汽进入内陆;二是高原与新疆干旱区之间所产生的地区性环流使高原以北夏季受下沉气流控制;三是高原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位于冷空气不能顺利南下而集聚于西北内陆。3、我国季风可分类为大陆性季风和海洋性季风第四纪早期(2.4-1.0MaBP)海洋性季风。第一,当青藏高原隆起达到2000m、山地高度超过3000时,对于大气的热力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由于高原地表反射率远小于现在,其加热作用不仅可以形成和维持稳定的青藏热低压,而且高原热状况全年都会呈热源性质,不易产生高原季风现象

6、。这就是说,夏季风将得到加强,而冬季风则不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高原参数高度最大为3150m时,高原南面出现明显的西南气流,在高原东侧向北伸展可越过33N。第二,当高原达到2000m—3000m时,其动力效应以爬越和绕流作用为主,西风带在我国大陆上空不可能出现南北分支,不利于冬季风的南下。此时,高原对流经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最大,亦即处于最大降水高度附近。加之高原南侧和西侧山地对暖湿气流的屏障作用还较小,故第四纪早期整个青藏地区云雨量达到峰值,柴达木盆地第一成盐期中止,希夏邦马峰等少数高山得以发育以海洋性冰川为主的山岳冰川。第三,由以上分析可知,第四纪早期

7、我国的平均环流型主要是夏季风和西风带的交替变化,冬季风居于次要地位。夏季或间冰期,海洋季风影响扩大,气候暖湿冬季或冰期,西风带南移,同样带来较充沛的水汽,促使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例如早更新世长江砾石层磨圆和分选均好,并夹有韵律的砂层等,表明沉积时水量大且稳定,间接地反映当时季风环流不及现代强烈。因此,早更新世我国亚热带干燥区不仅得以消失,而且东、西部相同磁性地层层位抱粉植物群和古动物群,主要反映动植物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气候以温湿为突出特点,构成第四纪两个最大时间尺度之一的暖湿期。这一特征期,与第四纪构造一气候旋回的划分也相吻合。为区别此后以干冷为主

8、的大陆性季风,暂称之为海洋性季风。第四纪中期(1.0+-0.2M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