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

ID:38970252

大小:62.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2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_第1页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_第2页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_第3页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_第4页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3届测色配色复习题目一.名词解释1.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物理学),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在颜色测量中通常被看成是单色光(颜色测量学定义)。2.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3.颜色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示物体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4.颜色的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5.颜色的色相: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是色彩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6.条件等色:两种颜色的本质(分光反射率分布)本来就不同,而将这两种颜色判断为等色的现象就是条件等色,也叫同色异谱(俗

2、称跳灯)。7.色温: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8.同色异谱指数:当某一条件变化后,原来匹配的两个样品之间的色差大小,用M表示。9.提升力:是指染色深度随染料用量增加而递增的性能。提升力好的染料具有较好的染深性,可以通过增加染料用量获得深色染色效果;提升力差的染料则达到一定深度后,得色不再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加深。二.填空题10.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也称加法三原色。11.色料的三原色是指黄、品

3、红、青。12.CIE于1971年正式推荐了四种测色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包括垂直/45°;45°/垂直;垂直/漫射;漫射/垂直。10.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为d/0(“45/0”、“0/45”、“d/0”、“0/d”)11.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名称包括(至少写出2个)CIEL*a*b*、CMC(l:c)、CIE94、ISO。12.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CMC(L-c)中,l=2,c=1。13.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光路设计是反向(填写“正向”或“反向”)。14.分光测

4、色仪单色器的主要部件是光栅。15.分光测色仪的结构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积分球、检测器。16.分光测色仪中,积分球内所涂白色物质为硫酸钡,其作用是使积分球内部形成高反射散射性表面。17.条件等色可分为光源条件等色和固体表面色条件等色两类。18.物体表面色的条件等色可分为照明体条件等色和观察者条件等色两类。19.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KCL。20.计算机配色的方式包括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三刺激值匹配。21.对于户外广告电视屏幕,其颜色设置时应工作在RGB模式(填写“

5、RGB”或“CMYK”)22.对于户外广告印刷介质(如直至横幅或画布),其颜色设置时应工作在CMYK模式(填写“RGB”或“CMYK”)。23.两个滤色样品的反射率曲线如下图所示,饱和度较高的样品是虚线(比较陡的波峰)所示(填写“实线”或“虚线”)。三.简答题27.测定棉纤维上活性染料染料量的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原理和步骤。答:1.分光光度法:原理是溶液的吸光度与染料浓度成线性关系。步骤:在上染前测量染液中染料浓度c1,染色结束后,再次测量染液中染料浓度c2,用c1-c2再乘上溶剂体积,则可得到

6、上染纤维的染料量。2.剥色法:原理:剥色剂可与纤维上的染料反应将其剥落。步骤:将纤维进入到含剥色剂的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测量溶剂中染料的浓度。3.萃取法:原理:有机溶剂能萃取纤维上的染料(相似相溶)步骤:将纤维浸入到有机溶剂中,待充分萃取后,测量溶剂中染料的浓度。27.测定涤纶纤维上分散染料上染量的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原理和方法。答:1.溶解法:原理:涤纶是合成纤维,能用苯酚煮沸溶解。步骤:把涤纶纤维放入苯酚中煮沸溶解后,用有机溶剂把染料给提取出来,测量浓度。2.剥色法:原理:剥色剂可与纤维上

7、的染料反应将其剥落。步骤:将纤维进入到含剥色剂的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测量溶剂中染料的浓度。3.萃取法:原理:有机溶剂能萃取纤维上的染料(相似相溶)。步骤:将纤维浸入到有机溶剂中,待充分萃取后,测量溶剂中染料的浓度。28.已知染色样品A、B具有相同的色相,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0mm,A样品反射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60%、6%;B样品反射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70%、7%,试求出A、B样品的K/S值,并比较颜色的深浅。解:样品A:K/S===7.36样品B:K/S===6.18因为K/S(A

8、)>K/S(B),说明样品A的颜色较深,有色物质浓度较高。27.已知样品A的最大吸收波长540mm处的分光反射率为20.2%,样品B在最大吸收波长540mm处的分光反射率为18.2%,样品C在最大吸收波长700mm处的分光反射率为13.2%,试计算样品A、B和C的K/S值,能否据此比较A与B、A与C、B与C之间颜色的深浅关系?如果能,请比较其深浅关系;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解:样品A:K/S===1.58样品B:K/S===1.84样品C:K/S===2.85因为样品A、B的最大吸收波长相等,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