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

ID:38970869

大小:175.2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2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_第1页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_第2页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_第3页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_第4页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 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排桩加双层锚杆支护结构设计2.1工程概况某工程,主楼为14层,高度为46m;裙楼为6层,均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6000。主楼地下2层,裙楼地下1层,筏板基础。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8m。该工程南侧距道路12m,西侧紧邻某5层住宅楼,基坑距建筑物外墙最远处为19m,最近处为14m;距建筑物外侧围墙最远处为12m,且该住宅楼北侧有一平房距基坑仅为8m(图1)。基坑开挖深度为8m。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基坑周围地表均布荷载按25kPa考虑。距支护桩外侧距离为。2.2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

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2.3.1工程地质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成分为粉质粘土、灰渣及碎砖、瓦片等,结构松散;②粉质粘土:灰黑色,软塑~流塑,饱和;③粘土:棕红~褐色,可塑~硬塑;④残积土:灰绿色,可塑~硬塑,中密,很湿,为闪长岩风化。2.3.2土层物理性质指标表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土层土层名称①填土218.0128.0②粉质粘土2+0.1*8=2.817.41.379.5②粘土2+0.1*10=318.89.7307.4①残积土1017.35.72

3、1.49.22.3.3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距天然地坪仅为1.4m,且基坑要经过整个雨季后才能回填。2.4方案选择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后决定采用深层搅拌桩作为帷幕隔水.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综合考虑。桩锚支护课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边坡,支护体系不占用基坑边坡范围内的空间。考虑到本工程周边场地较为广阔,土质也较好,土层锚杆抗拔力较大,具有应有土层锚杆的条件,采用桩锚支护。支护桩桩顶在自然地面以下1m,第一排锚杆设在地面下3m,第二排锚杆设在地面下6m,水平距离为1.5m,两排锚杆上下错开

4、。2.5支护结构设计计算过程(1)支护结构受力计算(采用等值梁法逐层计算,包括锚固力、桩的嵌固深度、桩长、最大弯矩值及其作用点位置);(2)锚杆设计计算(包括:确定锚杆的层数、间距、倾角、计算锚杆的轴力、以及锚杆长度和端面尺寸等)。(3)桩身配筋计算;按照超载作用下水土压力计算的方法,根据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计算土的侧向压力,计算时不考虑支护桩与土体的摩擦作用。地下水以上的土体不考虑水的作用,地下水以下的土层根据土层的性质差异需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土层水平荷载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主动土压力计算1)对于地下水位以上或水土合算的土层(3.4.2-1)(3

5、.4.2-2)(3.4.2-3)(3.4.2-4)式中:pak──支护结构外侧,第i层土中计算点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当pak<0时,应取pak=0;σak、σpk──分别为支护结构外侧、内侧计算点的土中竖向应力标准值(kPa),按本规程第3.4.5条的规定计算;Ka,i、Kp,i──分别为第i层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系数;ci、ji──第i层土的粘聚力(kPa)、内摩擦角(°);按本规程第3.1.14条的规定取值;ppk──支护结构内侧,第i层土中计算点的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主动及被动土压力系数表土层厚度(m)120.760.871.321.15

6、8.022.80.720.851.401.189.5330.770.881.301.147.44100.720.851.381.179.2注:此设计的土层厚度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得到(1)人工填土层(2m)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结果小于0,取=0水平合力:水平荷载作用点离该土层底端的距离:(2)淤泥质粉质粘土土层(2.8m)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水平荷载标准值:水平荷载:水平荷载作用点离该土层底端的距离:(3)粘土层(3m)粘土层(3m)分成两部分(开挖面以上2m和开挖面下1m)1)按照规范:基坑开挖位于地下水位对于粉土及粘土:深度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天然重度;求

7、得开挖面以下(1m)开挖面以上(2m)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水平荷载标准值:水平荷载:水平荷载作用点离该土层底端的距离:(4)残积土层(10m)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水平荷载标准值:水平荷载:水平荷载作用点离该土层底端的距离:水平抗力计算基坑底面以下水平抗力计算的土层为:第3层土(粘土层1m)、第4层土(残积土层10m)。计算依据和计算公式:土层水平抗力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基坑内侧水平抗力标准值按下列规定计算:1)对于碎石土及砂土,基坑内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