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泉州市高三质检作文试题分析(微课用)

2017年泉州市高三质检作文试题分析(微课用)

ID:38974058

大小:19.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2

2017年泉州市高三质检作文试题分析(微课用)_第1页
2017年泉州市高三质检作文试题分析(微课用)_第2页
2017年泉州市高三质检作文试题分析(微课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泉州市高三质检作文试题分析(微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泉州市质检作文试题分析阅读市质检的作文题,我们可以发现:市质检的作文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体现了在选材上贴近现实生活,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等特点。我们准备从“梳理”“追问”“定点”三个方面对作文试题进行解析。首先是“梳理”,梳理就是在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核心点。材料一是某高新区在公开招聘窗口岗位人员时,增加了“熟悉本地方言者优先”这样一条要求;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则材料。主体是“某高新区”,事件是公开招聘窗口岗位人员时,增加了“熟悉本地方言者优先”这样一条要求,其

2、目的是为了方便与本地人交流,结果是引来了网友的讨论。材料二的主体没交待,但可以明白指的是电视台之类的大众媒介,事件是播出了专门朗读古今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结果是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材料的开头还有对手写书信这种交流方式变化的说明。两则材料之后,命题者提出了写作任务: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关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什么联想与思考?也就是说尽管两则材料在主体、事件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又都与“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有关,“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就是我们写作必须聚焦的问题。写作时不可以戴帽穿鞋,偷换话题,悬空谈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或人

3、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才符合“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要求。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交流的方式来看,会因为对象的不同、情境的差异、时代的变迁等原因而带来交流方式的不同。材料中的“方言”“书信”都是交流方式。“方言”对于特定的群体具有方便、亲切的特点;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活化石。而“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在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时代的角度看,“方言”和“书信”都属于传统的交流方

4、式。无论是某高新区增加了“熟悉本地方言者优先”这样一条招聘要求,还是专门朗读古今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的播出,都说明了对传统交流方式的重视以及价值的再发现;而材料一中网友对某高新区做法的讨论,材料二中观众对《见字如面》节目的关注和好评,表面上看是针对做法和节目,但从另一角度看,是体现了人们对用方言交流和手写书信这样的传统交流方式的复杂态度和不同认识,也折射出人们对当下交流方式的思考。因此,从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围绕“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得到认识。比如:(1)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存在多样性,变化性。(2)人们对传统交流方式态度

5、复杂、认识不同。梳理之后,我们应进一步“追问”,追问,就是生成问题,就是不满足于浅层次的认知,是对梳理后得到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针对前面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追问:(1)交流方式为什么会存在多样性,变化性?(2)怎么去评判不同的交流方式?(3)应该怎样认识传统交流方式?(4)如何评判高新区的做法和《见字如面》这一节目之于传统交流方式的作用?(5)相对于“方言”“书信”这样的传统交流方式,什么又是新的交流方式?(6)怎样看待新出现的交流方式?(7)怎样理顺新旧不同的交流方式?(8)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交流方式?这些追问,既有针对

6、梳理后的认识而发出的,也有在追问之后又衍生出来的,不同的人可以衍生出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回答,这取决于各自的认识。接下来是定点。通过追问我们已形成了问题,接下来就应该针对我们关心的有价值的或关键的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思考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最好能做到“抓住一点,深入下去”,确定稳定的写作角度,进行理性的判断、分析和阐述。比如:角度一:从传统交流方式的价值以及对交流方式的导向这一层面上,分析交流方式与交流效果的关系,交流方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交流方式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等;角度二:从“因”与“果”

7、的关系上,思考某高新区的做法和《见字如面》这一节目与网友、观众不同反应的必然联系;角度三:从“新”与“旧”的关系上,对新型的交流方式与传统的交流方式进行比较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确定文章的立意了。必须注意的是:不论哪种角度,作文内容都必须围绕“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这点,“交流方式”是核心点,当然,适当的延展是可以的。阐述看法时,要充分考虑这个论题的复杂性,要注重分析,增强思辨,不能仅是自圆其说,还要顾及不同的看法,或接纳或反驳。文体方面,也可以选择书信体。只要书信能体现交际的意识,能针对对方在“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态

8、度做法,进行入情入理的交流,内容充实、文字通顺的,一样可以评为佳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