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

ID:3897693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2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1页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2页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3页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4页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2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块名称】记叙文阅读第2讲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一、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一)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2、“我”是重要人物。如《故乡》中的“我”。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

2、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作用:亲切,自然,真实,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二)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偶尔也用来直接抒情或议论。作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亲切感;便于对话,便于抒情。(三)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作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便于叙事和议论。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

3、的情形。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二、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一)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作用:叙事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二)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用倒叙方法应

4、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作用: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四)补叙:位于文章结尾,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作用:对中心内容补充、解释。三、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

5、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5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枣核》一文,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内容可分为“索枣核”、“见枣核”、“议枣核”等几部分。2.是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核遭遇。“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

6、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3.是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分马》,先写分马前的动员,又写分马的具体情况,最后又写换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4.是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5.是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文章以地点为线索,内容显得井然有序,层次

7、分明。6.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如《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在选择线索时要根据文章的材料而定。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①波兰作曲家肖邦1830年准备出国去深造,他的朋友设宴为他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