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

ID:38983582

大小:51.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_第1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_第2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_第3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_第4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班级层次博思班□博学班√时间年月日课题5.3.1平行线的性质备课类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教学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应用.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应用.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以及应用它们进行有关的推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以及应用它们进行有关的推理.课时安排1课时1课时收集的学生提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1.创设情境已知直线a,画直线b,使b∥a①任画截线c,使它与a、b都相交,则图中∠1与∠2是什么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②旋转截线c,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又如何?2.揭示课题,整理概念,板书归纳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二、检查预习情况:明确检查方法学生口答后论证.三、布置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探究题:(1)如果直线a∥b,那么内错角∠2与∠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设计说明〗初一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问题①:通过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证明规律,在提高

3、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更利于学生接受.另外,在预习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平行线的性质,这道题目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问题②:以此来避免学生思维中的一个误区,第①问的测量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表示一种特殊的情况,并且我们用量角器测量也会存在误差,多次测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通过这一过程也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点拨方法〗学生能够很快地猜出性质2,在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1的基础上,可先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述性质2,在通过性质1说明性质2的正确性,教师引导学生将说明过程写在学案讲义上.这样现学现用,既巩固了新知,又探索了未知.〖参考答案〗∠2=∠3∵a

4、∥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2)如果直线a∥b,那么同旁内角∠2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点拨方法〗在了解了性质1和性质2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利用邻补角证出性质3.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性质3,并规范推理语言,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写下来.〖参考答案〗∠2+∠4=180°∵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2+∠4=180°(等量代换)2.整理概念,板书:归纳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5、.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归纳平行线的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小组合作探究题:(1)如图有一块梯形的玻璃,已知量得∠A=115°,∠D=100°,请你想一想,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设计说明〗首先,让学生猜想出性质2,然后利用性质1来证明性质2,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数学意识,同时也在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能力,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设计说明〗通过对符号语言的引导,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学生逻辑表达奠定基础,同时为随后的数学语言的翻译

6、作基础.另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点拨方法〗梯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之一,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梯形的特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此题是已知梯形上底的两个角的度数,求下底两个角的度数,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不难求解此题.可让学生到黑板上边演示边说明.〖参考答案〗∵AD∥BC(已知)∴∠A+∠D=180°,∠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115°,∠D=100°(已知)∴∠B=180°-115°=65°∠C=180°-100°=80°(2)一自行车运动员在一条公路上骑车,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

7、(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若测得第一次拐弯的∠B是142°,则第二次拐弯的∠C应是多少度才合理?为什么?四、教师精讲点拨:1.知识点辨析: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①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性质.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平行线的性质.〖设计说明〗通过几个简单的判断,再次加强对性质和判定的理解记忆.五、课堂反馈训练:1.如图所示:∵∠1=∠2(    )∴AD∥   (            )〖设计说明〗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符合认知规律.并且引导学生自我

8、学习时也能够合理归纳思考.〖点拨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