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

ID:38986009

大小:39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3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_第1页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_第2页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_第3页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_第4页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家人和谐相处》思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与家人和谐相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家庭民主的好处,消除优越感或对父母的恐惧感,把父母当做良师益友。2、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恩父母,与父母建立和谐、融洽的伦理关系。教学准备:一、15位学生家长二、录音机,两首歌曲:《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学过程:前置活动: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人(引导学生说明白自己家人的脾气特点、兴趣爱好等,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福的照片介绍。)一、最爱就在身边(大约5分钟)教师导入:各位同学刚才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听得出来,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的爱自己的家,你对你的家人了解多少呢

2、?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茫茫人海中找亲人”的活动,看看谁能比较快速的找到自己的家人。游戏过程:教师先让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孩子相互对视,之后分别为孩子戴上眼罩,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父母。游戏预设:学生找到自己的家人后,教师随机采访学生:你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人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并顺势引导孩子初步体谅父母的工作的繁忙与不容易,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二、快乐分享:(大约10分钟)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对家人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怎样与家人和谐相处的话题。(教师板书:与家人和谐相处)那么,在与你的家人相处的过程中

3、发生了哪些快乐的事情呢?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家庭民主的事例。教师相机提问: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刚才几位同学都诉说了自己的快乐,你觉得哪位同学的家庭氛围好?为什么?)(教师询问孩子和1—2位家长并引导他们充分的说出家庭民主的好处,教师适时板书:家有民主。)三、我想对你说:(大约10分钟)教师引导:各位同学和家长都说了家庭民主的好处,相信每一个同学,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民主、和谐、幸福,那么,当家庭遭遇“不民主”时,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些什么

4、?现在就把你的心里话大胆的表达出来吧!教师组织学生对家长倾诉自己的想法并相机“采访”1—2位家长:预设话题1:听了孩子的话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处理呢?你打算今后怎样处理类似的问题?预设话题2:你觉得孩子的想法有没有道理?现在你想对孩子说些什么?预设话题3:让家长先说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与家人相处的表现(优点或者缺点)。孩子谈自己的感想并对家长的评价作出回应。教师小结:是啊,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产生矛盾的时候,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真诚的进行沟通,一定可以让真情超越障碍,化解矛盾,一家人和谐相

5、处。三、亲子游戏(大约10分钟)环节导语:其实,只需要最简单的一件小事,最普通的一句话,就能够表达出父母与儿女之间最真切的爱。现在我们就请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来服侍一下他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播放《让爱驻我家》音乐,创设氛围)场面:“小皇帝”服侍父母。  游戏过程:让父母安坐场地中央,由平日的小王子、小公主们为平日里整天操劳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梳头、捶背、倒水、读报等。游戏预设:感受着孩子们全神贯注、细致体贴的举动,许多家长掩面而泣。一位爸爸说:“最近工作太忙,似乎很久没有认真看看自己的孩子了,这次过来参加

6、活动,看着站在身边的儿子,突然感觉他好像又长高了。”。一位妈妈动情地讲:“每天回家后孩子就知道逼着孩子做作业学习,从没有想过要和和孩子好好交流,今天换由孩子给我梳头,感觉真的好复杂。”“妈妈每天那么辛苦,还要为我做那么多的事情,可是我还经常冲她发脾气、埋怨她,想想自己真的很过分。”一名男生神情专注地为妈妈挑出一根根的白头发,在他旁边,妈妈早已是泪流满面。教师引导:今天,每一位家长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触摸到了每一个孩子感恩的心,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更能体谅家人,一家人能更民主和谐!四、让爱驻我家:(大约5分钟

7、)教师引导:活动进行到了这里,相信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孩子都心潮澎湃,现在大胆的说出你的感受,表达出你今后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引导学生到家长面前诉说自己对家人的爱,今后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想法等,并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做背景音乐(声音不要过大),烘托气氛)在一家人和谐、幸福的场面中,教师:相信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一辆民主、和谐的幸福快车驶向美好的未来!(板书:和谐幸福)家有民主和谐幸福与家人和谐相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曾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8、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两份课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体验”这个概念,认为体验在儿童品德的形成有着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