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组成与加减

3的组成与加减

ID:38986328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3的组成与加减_第1页
3的组成与加减_第2页
3的组成与加减_第3页
3的组成与加减_第4页
资源描述:

《3的组成与加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李寨小学付云艳教学内容:热单元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分析: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用上节课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仪器图片给于提示,看似帮助确有难度——“空气是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我们能想出一些观察的办法来吗?”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办法来。教材65页的插图给学生提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无论学生们想出的方法是否合理可行,都要让他们在不断的试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热胀冷缩问题在3年级就出现过,教材改版后提到5年级,深度增加,体现在教材中设计了联系水的

2、热胀冷缩,比照出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对学生知识链和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就能自己找到。本课的难点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即“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高潮,用游戏,生动形象的解释深奥的科学原理。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感受了探究科学的乐趣。这无疑是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体现。学情分析:对于5年级学生,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训练知识的迁移以及逻辑思维的形成非常重要。在探究了水的冷热变化,明确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学生对具有特殊性的空气更具探究的欲望,对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怎样

3、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学生会结合生活经验来完成任务,随着活动的展开,会发现一些问题,接着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入到了科学探究中。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其教学思路确定为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大胆的提出猜想,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课堂的欲望。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挑战性问题开展活动,进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做出假设、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其教学程序为:“创设情景—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分析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

4、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红墨水;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瘪的乒乓球;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引入师:(1)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2)出示课件,用同样的方法能否观察的空气体积的变化?注:这里提到上节课观察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既是知识的迁移,同时也是提示学生探究不同事物的本质特征。

5、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注:学生自己设计、动手体验,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快乐是教学设计的宗旨。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讨论。(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3、空气热胀冷缩

6、有什么特点(1)出示课件给于提示。注:学生在进行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会由于观察到的效果明显而找不出水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正确比照点。出示课件提示可以直观的帮助学会进行比较。(2)小组讨论。(3)小结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建立我们的假说。注: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三、延伸1、明白了空气热胀冷缩的

7、特点,我们来解释一下生活中的问题。(出示课件)2、演示把瘪乒乓球变圆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跟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了,找出来我们课后一起研究。注:知识联系生活,知识取自生活。让学生感受科学无处不在。下课! 【板书设计】: 4.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体积胀大 空气热胀冷缩 受冷体积缩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