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ID:38991448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鲫鱼与青蛙》【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2、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3、观察多媒体软件,指认两栖类、鱼类的主要器官。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2、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青蛙和鲫鱼的外形特

2、征。【教学目标】1、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2、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教学重点】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教学准备】青蛙和鲫鱼的标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达成目标教后反思交流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学达标质疑解析延伸目标精炼回顾再现目标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小蝌蚪四次变态发育最终长成了青蛙,而小鲫鱼在长成大鱼的过程中,只有体重和身长的变化,而没有外形变化。这节课老师就和大

3、家一起来观察比较一下青蛙和鲫鱼。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各有什么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出示鲫鱼和青蛙标本问:你们打算怎样观察比较它们呢?师:正确的方法是:先观察整体的特征,再从头部开始往下观察。2、、小结:像青蛙这样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板书:两栖类);像鲫鱼这样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鱼类(板书:鱼类)。1、谈收获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和鲫鱼的外形特征,同学们表现很好。1、分组观察标本2、小组观察并记录,师巡视参与指导。3、各小组汇报。师结合汇报情况以课件形式板书。鲫鱼:纺锤形、有鳞、鳃

4、、鳍青蛙:皮肤裸露有斑纹、头大、眼鼓、四肢前短后长。学生各抒己见谈这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两栖类和鱼类的特征。【教学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3、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教学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达成目标教后反思交流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学达标质疑解析延伸目标精炼回顾再现目标师:两栖类和鱼类各有什么明显

5、的特征呢?1、师用课件演示板书。两栖类:皮肤裸露,个体发育有变态,生活于水中的幼体以鳃呼吸,陆地生活的成体以肺呼吸。鱼 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平衡与运动。过渡:了解了两栖类和鱼类的特征后,我们来认识下这些动物:2、出示课件:图片(带编号及名字)3、师小结学生分类情况。1、谈收获2、师总结:说说你学了这节课之后的感受或想法。1、小组再次观察做好记录。2、生汇报。3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理由。4、各小组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一下,它们应该怎样分类。师生评价。学生各抒己见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说感受。板书设计9、鲫鱼与青

6、蛙鲫鱼:纺锤形、有鳞、鳃、鳍青蛙;皮肤裸露、有头大、眼鼓、四肢前短后长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多数覆盖鳞片,用鳍游泳。两栖类:皮肤裸露、四肢具有五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