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

ID:38994828

大小:970.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_第1页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_第2页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_第3页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_第4页
资源描述: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六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一、事故简述 某工程为框架结构,框架柱混凝土为C50,梁板混凝土为C35,在主体施工至7层时,对地下结构进行分部验收,验收时质量监督部门要求对框架柱柱头部位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共抽检6个框架柱,检测结果显示有3个框架柱,在梁高范围内的柱体混凝土强度普遍介于C35-C40之间,与设计要求的C50相差2个级别以上,其中有一根柱子通体强度不足C40,后经设计复核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对3根框架柱进行加固处理,检测及加固费用合计40余万元。该工程不能参加优质工程的评比。浇筑成型的梁柱节

2、点:二、原因分析1.项目部对细部质量意识不足,未认识到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对框架结构的重要性,未能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仅仅采用钢丝网做简单隔离,钢丝网在混凝土侧压力下破坏失效,导致框架柱部分的C50高强混凝土浇筑高度不足,梁板部分的C35混凝土流入框架柱柱头。2.项目部管理存在漏洞,现场监督不严,导致有一根框架柱被C35混凝土浇筑而未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柱子的处理:一、预防措施1.对于墙柱竖向结构构件和梁板水平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一般竖向结构强度高,节点区受力大,因此必须优先竖向构件的强度,设计由说明的

3、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说明的离开竖向构件边缘50厘米处设置混凝土隔离网,先浇筑竖向构件再浇筑水平构件。2.加强对作业班组的交底和培训,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不混浇、不漏振。浇筑成型的梁柱节点:一、处理原则和方法1.项目部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公司,不得隐瞒不报或推诿给商品混凝土厂商处理。2.项目部应在公司指导下开展后续的调查、检测及处理对策的制定,不应私下联系相关检测单位。3.处理方案应经过设计单位认可,得到各方确认后进行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