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

ID:38995177

大小:23.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_第1页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_第2页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_第3页
资源描述: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  1、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基本标准  ⑴各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相应诊疗项目。  ⑵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的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取得与所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相关的资质,方可上岗。  ⑶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具备适宜的房屋、水电、防护、环保等相应的基础设施。  2、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具体标准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准入标准均按医疗机构的类型,分为综合医院准入标准和专科医院准入标准(SPECT除外)。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参照专科医院准入标准执行。 

2、 ⑴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主要配置二、三级及相当规模的医疗机构。配置CT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常规X线和普通超声检查设备。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4万人次(110人次/天)以上、年住院床日2万床日(按山东省2004年医院平均住院日9.58计算,年出院病人数2100)以上、X光年摄片量1.8万张以上可配置1台,其中5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2万人次(55人次/天)以上、年住院床日1万床日以上、X光年摄片量0.9万张以

3、上可配置1台,其中,300张床位以上的专科医院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⑵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主要配置市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区域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可以考虑配置。配置MRI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以及CT。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22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9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量0.4万台次以上、CT年检查1万人次以上,可配置1台。年门急诊量44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18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量0.8万台次以上、CT年检查2万人次以上可根

4、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1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4.5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量0.2万台次以上、CT年检查0.5万人次以上的肿瘤专科医院和设有肿瘤或神经专科的中医院,可配置1台MRI。  ⑶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800MA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主要配置省、市级综合医院和距中心城市较远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配置DSA的医疗机构,必须设置心脑血管内、外科,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8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10万床日

5、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1万以上的县级及其以上的综合医院,可配置1台。年门急诊量36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20万床日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2万以上,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0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5万床日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0.5万以上的县级及其以上的肿瘤或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和设有肿瘤或心脑血管病专科的中医院,可配备1台。  ⑷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SPECT)  配置SPECT的医疗机构,必须设置核医学科、肿瘤科、心血管科,必须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  年门急诊量35万人次以上、

6、年住院床日20万床日以上、核医学科年诊疗人次1万以上,肿瘤科年诊疗人次1万人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2万以上,可配置1台。  ⑸医用直线加速器(LA)  一般装备在设有肿瘤科的二、三级及相当规模医疗机构。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5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10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0.3万台次以上、肿瘤科年诊疗0.35万人以上可配置1台LA。年门急诊量30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20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0.6万台次以上、肿瘤科年诊疗0.7万人以上,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7万人次以上、年

7、住院床日5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0.1万台次以上的肿瘤专科医院和设有肿瘤专科的中医院可配备1台L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